(大正藏 第02册 No.0125 第0549页)
增壹阿含经(节选) 晋沙门释道安撰
卷第七
安般品 第十七 之一

(世尊教化) 闻如是,一时,佛在‘舍卫国’祇树给孤独园。
尔时,世尊到时,着衣持钵,将罗云入舍卫城分卫。
尔时,世尊右旋,顾谓罗云: “汝今当观‘色为无常’。”
罗云对曰: “如是,世尊!
色为无常。”
世尊告曰: “罗云!
痛、想、行、识,皆悉无常。”
罗云对曰: “如是,世尊!
痛、想、行、识,皆为无常。”
是时,尊者罗云复作是念: “此有何因缘,今方向城分卫,又在道路,
何故世尊而面告诲我?
今宜当还归所在,不应入城乞食。”
尔时,尊者罗云即中道还。
到祇桓精舍,持衣钵,诣一树下,
正身正意,结跏趺坐,专精一心,
念‘色无常’,念‘痛、想、行、识无常’。
尔时,世尊于舍卫城乞食已,
食后在祇桓精舍,而自经行,渐渐至罗云所。
到已,告罗云曰: “汝当修行‘安般’之法。
修行此法,所有愁忧之想,皆当除尽。
汝今复当修行‘恶露不净想’,所有贪欲,尽当除灭。
汝今,罗云!
当修行慈心。
已行慈心,所有瞋恚,皆当除尽。
汝今,罗云!
当行悲心。
已行悲心,所有害心,悉当除尽。
汝今,罗云!
当行喜心。
已行喜心,所有嫉心,皆当除尽。
汝今,罗云!
当行护心。
已行护心,所有憍慢,悉当除尽。”
尔时,世尊向罗云,便说此偈: “莫数起着想,恒当自顺法;如此智之士,名称则流布。
与人执炬明,坏于大闇冥;天龙戴奉敬,敬奉师长尊。”
是时,罗云比丘复以此偈,报世尊曰: “我不起着想,恒复顺于法;
如此智之士,则能奉师长。”
尔时,世尊作是教敕已,便舍而去,还诣静室。
是时,尊者罗云复作是念: “今云何修行‘安般’,
除去‘愁忧’,无有诸想?”
是时,罗云即从坐起,便往世尊所。
到已,头面礼足,在一面坐。
须臾退坐,白世尊曰: “云何修行‘安般’,
除去‘愁忧’,无有诸想,
获大果报,得甘露味?”
世尊告曰: “善哉,善哉!罗云!
汝乃能于如来前,而‘师子吼’问如此义:
‘云何修行安般,
除去愁忧,无有诸想,
获大果报,得甘露味?’
汝今,罗云!
谛听,谛听!善思念之。
吾当为汝具分别说。”
对曰: “如是,世尊!”
尔时,尊者罗云从世尊受教。
世尊告曰: “于是,罗云!
若有比丘,乐于闲静、无人之处,
便正身、正意,结跏趺坐,无他异念,系意鼻头:
出息长,知息长;入息长,亦知息长;
出息短,亦知息短;入息短,亦知息短;
出息冷,亦知息冷;入息冷,亦知息冷;
出息暖,亦知息暖;入息暖,亦知息暖。
尽观身体‘入息、出息’,皆悉知之。
有时有息,亦复知‘有’,
又时无息,亦复知‘无’。
若息从心出,亦复知从心出;
若息从心入,亦复知从心入。
如是,罗云!
能修行‘安般’者,则无‘愁忧、恼乱’之想,
获大果报,得甘露味。”

(罗云修行) 尔时,世尊具足与罗云说微妙法已,
罗云即从坐起,礼佛足,绕三匝而去。
往诣安陀园,在一树下,正身正意,结跏趺坐,
无他余念,系心鼻头:
出息长,亦知息长;入息长,亦知息长;
出息短,亦知息短;入息短,亦知息短;
出息冷,亦知息冷;入息冷,亦知息冷;
出息暖,亦知息暖;入息暖,亦知息暖;
尽观身体‘入息、出息’,皆悉知之。
有时有息,亦复知‘有’;
有时无息,亦复知‘无’。
若息从心出,亦复知从心出;
若息从心入,亦复知从心入。
尔时,罗云作如是思惟,
‘欲心’便得解脱,无复众恶,有觉、有观,念持‘喜安’,游于初禅。
有觉、有观息,内自‘欢喜’,专其一心,无觉、无观,三昧‘念喜’,游于二禅。
无复‘喜念’,自守觉知‘身乐’,诸贤圣常所求护‘喜念’,游于三禅。
彼‘苦、乐’已灭,无复愁忧,无苦无乐,护念清净,游于四禅。
彼以此三昧,心清净无尘秽,身体柔软,
知‘所从来’,忆‘本所作’,自识‘宿命无数劫事’;
亦知一生、二生、三生、四生、五生、
十生、二十生、三十生、四十生、五十生、
百生、千生、万生、数十万生,
成劫、败劫,无数成劫、无数败劫,亿载不可计,
我曾生彼,名某姓某,食如此食,受如此苦乐,
寿命长短,彼终生此,此终生彼。
彼以此三昧,心清净、无瑕秽,亦无诸‘结’;
亦知众生所起之心,彼复以‘天眼’清净无瑕秽,观众生类:
生者、逝者;善色、恶色;善趣、恶趣;若好、若丑;所行、所造;如实知之。
或有众生,身行恶、口行恶、意行恶,
诽谤贤圣,行邪见,造邪见行,身坏命终,入地狱中。
或复众生,身行善、口行善、意行善,
不诽谤贤圣,恒行正见、造正见行,身坏命终,生善处天上。
是谓‘天眼’清净无瑕秽,观众生类:
生者、逝者;善色、恶色;善趣、恶趣;若好、若丑;所行、所造;如实知之。
复更施意,成‘尽漏心’,彼观此‘苦’,如实知之。
复观‘苦习’,亦知‘苦尽’,亦知‘苦出要’,如实知之。
彼以作是观,‘欲漏心’得解脱,‘有漏、无明漏心’得解脱。
已得解脱,便得‘解脱智’;
生死已尽,梵行已立,所作已办,更不复受有,如实知之。
是时,尊者罗云便成‘阿罗汉’。

(世尊称赞) 是时,尊者罗云已成‘罗汉’,
便从坐起,更整衣服,往至世尊所,
头面礼足,在一面住,白世尊曰: “所求已得,
诸漏除尽。”
尔时,世尊告诸比丘: “诸得‘阿罗汉’者,无有与罗云等也。
论‘有漏尽’,亦是罗云比丘。
论‘持禁戒’者,亦是罗云比丘。
所以然者,诸过去如来、等正觉,亦有此罗云比丘。
欲言佛子,亦是罗云比丘,亲从佛生,法之上者。”
尔时,世尊告诸比丘: “我‘声闻’中第一弟子,能持禁戒,
所谓‘罗云比丘’是。”
尔时,世尊便说此偈: “具足禁戒法,诸根亦成就;
渐渐当逮得,一切结使尽。”
尔时,诸比丘闻佛所说,欢喜奉行。

安般品 第十七 之一(终)


(大正藏 第15册 No.0602 第0163页)
佛说大安般守意经 后汉安息三藏安世高译

康僧会序
(内外六情,心意瞬转) 夫‘安般’者,诸佛之大乘,以济众生之漂流也。
其事有六,以治六情。
情有内外:
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心,谓之‘内’矣;
色、声、香、味、细滑、邪念,谓之‘外’也。
经曰:“诸海十二事,谓‘内外六情’之受邪行,犹海受流。”
饿夫梦饭,盖无满足也;
心之溢荡,无微不浃,恍惚仿佛,出入无间。
视之无形,听之无声;
逆之无前,寻之无后。
深微细妙,形无丝发,
梵释仙圣所不能照明,‘默种’于此化生乎。
彼非凡所睹,谓之‘阴’也。
犹以晦曀种,夫深芬闿手覆种,孳有万亿,
旁人不睹其形,
种家不知其数也。
一朽乎下,
万生乎上。
弹指之间,心九百六十转,
一日一夕,十三亿意。
意有一身,心不自知,犹彼种夫也。

(一至四禅,止观还净) 是以行寂,系意着息,数一至十;
十数不误,意定在之。
小定三日,大定七日。
寂无他念,怕然若死,谓之‘一禅’。
禅,‘弃’也。弃十三亿秽念之意。
已获‘数定’,转念‘着随’,蠲除其八。
正,有二意:意‘定’在‘随’,由在‘数’矣。
垢浊消灭,心稍清净,谓之‘二禅’也。
又除其一,注意鼻头,谓之‘止’也。
得‘止’之行,‘三毒、四走、五阴、六冥’诸秽灭矣。
煚然心明,逾明月珠。
淫邪污心,犹镜处泥,秽垢污焉。
偃以照天,覆以临土;
聪睿圣达,万土临照;
虽有天地之大,靡一夫而能睹。
所以然者,由其垢浊。
众垢污心,有逾彼镜矣;
若得良师,刬刮莹磨,薄尘微曀,荡使无余,
举之以照,毛发面理,无微不察。
垢退明存,使其然矣。
情溢意散,念万不识一矣。
犹若于市,驰心放听,广采众音;
退宴在思,不识一夫之言;心逸意散,浊翳其聪也。
若自闲处,心思寂寞,志无邪欲,
侧耳靖听,万句不失片言斯着,心靖意清之所由也。
行寂止意,悬之鼻头,谓之‘三禅’也。
还观其身,自头至足,反覆微察,
内体污露,森楚毛竖,犹睹脓涕。
于斯具照,天地人物,其盛若衰,无存不亡。
信佛三宝,众冥皆明,谓之‘四禅’也。
摄心还念,诸阴皆灭,谓之‘还’也。
秽欲寂尽,其心无想,谓之‘净’也。

(经文注义,缘起来由) 得‘安般’行者,厥心即明;举明所观,无幽不睹。
往无数劫、方来之事、人物所更、现在诸刹,
其中所有世尊法、化弟子诵习,无遐不见,无声不闻。
恍惚仿佛,存亡自由;
大弥八极,细贯毛厘。
制天地,住寿命;
猛神德,坏天兵;
动三千,移诸刹。
八不思议,非梵所测;
神德无限,六行之由也。
世尊初欲说斯经时,大于震动,人天易色,
三日安般,无能质者。
于是,世尊化为两身:
一曰何等,一尊主,演于斯义出矣。
大士上人、六双十二辈,靡不执行。
有菩萨,名:安清。字:世高。安息王嫡后之子,
让国与叔,驰避本土,翔而后集,遂处京师。
其为人也,博学多识,贯综神摸,七正盈缩,
风气吉凶、山崩地动、针䘑诸术、睹色知病、
鸟兽鸣啼、无音不照。
怀二仪之弘,仁愍黎庶之顽闇,
先挑其耳,却启其目;欲之‘视明听聪’也。
徐乃陈演‘正真之六度’,译‘安般之秘奥’,
学者尘兴靡,不去秽浊之操,就清白之德者也。
余生末踪,始能负薪,考妣殂落,三师凋丧,
仰瞻云日,悲无质受;眷言顾之,潜然出涕。
宿祚未没,会见南阳韩林、颖川皮业、会稽陈慧。
此三贤者,信道笃密,执德弘正,烝烝进进,志道不倦。
余从之请问,规同矩合,义无乖异。
陈慧注义,余助斟酌;非师所传,不敢自由也。
言多鄙拙,不究佛意。明哲众贤,愿共临察。
义有疣腨,加圣删定,共显神融矣。

(原文注:) 此经多‘随’字,
除‘数息相随’之‘随’,余皆他本作‘堕’。

卷上
(‘安、般、守意’数解) 佛在越祇国、舍羁瘦国,亦说一名遮匿迦罗国。
时,佛坐行‘安般守意’九十日。
佛复独坐九十日者,思惟校计: “欲度脱十方人、及‘蜎飞、蠕动’之类。”
复言:
“我行‘安般守意’九十日者,
安般守意,得‘自在慈念’意。
还行‘安般守意’已,复‘收意行念’也。
安,为‘身’。般,为‘息’。守意,为‘道’。 ‘守’者,为‘禁’,亦谓‘不犯戒’。
‘禁’者,亦为‘护’。
‘护’者,遍护一切,无所犯。
‘意’者,息意,亦为‘道’也。
安,为‘生’。般,为‘灭’。 意,为‘因缘’。
‘守’者,为‘道’也。
安,为‘数’。般,为‘相随’。守意,为‘止’也。
安,为‘念道’。般,为‘解结’。守意,为‘不堕罪’也。
安,为‘生’。般,为‘灭’。
安,为‘避罪’。般,为‘不入罪’。守意,为‘道’也。
安,为‘定’。般,为‘莫使动摇’。守意,‘莫乱意’也。 安般守意,名为‘御意’至得‘无为’也。
安,为‘有’。般,为‘无’。 意念‘有’,不得道。
意念‘无’,不得道。
亦不念‘有’、亦不念‘无’,是应‘空定’,‘意’随道行。
‘有’者,谓:万物。
‘无’者,谓:疑。亦为‘空’也。
安,为‘本因缘’。般,为‘无处所’。 道人知‘本无所从来’,亦知‘灭无处所’,是为‘守意’也。
安,为‘清’。般,为‘净’。 守,为‘无’。
意,名‘为’。
是‘清净无为’也。
‘无’者,谓:活。
‘为’者,谓:生。
不复‘得苦’,故为‘活’也。
安,为‘未’。般,为‘起’。 已‘未起’,便为‘守意’。
若已‘意起’,便为‘守意’。
若已‘起意’,便走,为‘不守’,当为‘还’。
故,佛说‘安般守意’也。
安,为‘受五阴’。般,为‘除五阴’。 守意,为‘觉因缘,不随身口意’也。
‘守意’者:
无所著,为‘守意’。
有所著,不为‘守意’。
何以故?
‘意起复灭’故。
意不复起,为‘道’。是为‘守意’。
守意:
莫令‘意生’。‘生’,因有‘死’,为‘不守意’。
莫令‘意死’。有‘死’,因有‘生’,‘意’亦不死,是为‘道’也。

(‘守意’详解)
‘安般守意’有‘十黠’,谓: (一)数息。
(二)相随。
(三)止。
(四)观。
(五)还。
(六)净。
(七、八、九、十)四谛。
是为‘十黠’成。
谓:合‘三十七品’经,为‘行’成也。
‘守意’譬如‘灯火’,有两因缘: 一者、坏冥。
二者、见明。
守意:
一者,坏‘痴’。
二者,见‘黠’也。
守意‘意’从‘因缘’生,
当‘缘’因‘缘’,莫着,是为‘守意’也。
‘守意’有三辈: 一者、守,令不得生。
二者、已生,当疾灭。
三者、事已行,当从后悔,计亿万劫不复作也。
‘守’与‘意’各自异: 护十方一切,觉对,不犯,是为‘守’。
觉彼,无为,是为‘意’。
是‘守意’也。
‘守意’中,有四乐: 一者、‘知要’乐。
二者、‘知法’乐。
三者、为‘知止’乐。
四者、为‘知可’乐。
是为四乐。
法,为‘行’。
得,为‘道’。

(‘数、随、止、观、还、净’六事概述)
‘守意’六事,为有‘内、外’: ‘数、随、止’是为‘外’。
‘观、还、净’是为‘内’。
随,‘道’也。
何以故?
‘念息、相随、止、观、还、净’欲习,意近道故。
离是六事,便随世间也。
(六事含义) 数息,为‘遮’意。
相随,为‘[僉殳]’意。
止,为‘定’意。
观,为‘离’意。
还,为‘一’意。
净,为‘守’意。
用人不能‘制意’故,行此六事耳。
何以故,数息?用‘意乱’故。
何以故,不得?用‘不识’故。
何以故,不得禅?用‘不弃习、尽证、行道’故也。
(六事,譬喻) 数息,为‘地’。
相随,为‘犁’。
止,为‘轭’。
观,为‘种’。
还,为‘雨’。
净,为‘行’。
如是六事,乃‘随道’也。
(六事,所作用) 数息,断‘外’。
相随,断‘内’。
止,为‘止罪行’。
观,却‘意’。
不受世间,为‘还’。
念断,为‘净’也。
(六事,何时用) 意乱,当:数息。
意定,当:相随。
意断,当行:止。
得道意,当:观。
不向五阴,当:还。
无所有,当为‘净’也。
(六事,随时用) 多事,当:数息。
少事,当:相随。
家中意尽,当行:止。
畏世间,当:观。
不欲世间,为:还。
念断,为‘净’也。
(六事,何故用) 何以故,数息?不欲随‘五阴’故。
何以故,相随?欲知‘五阴’故。
何以故,止?欲观‘五阴’故。
何以故,观(五)阴?欲知‘身本’故。
何以故,知‘身本’?欲弃‘苦’故。
何以故,为‘还’?厌‘生死’故。
何以故,为‘净’?分别‘五阴’,不受故。
便随黠慧,八种道得别,为得所愿也。
(六事,何所随) ‘行息’时,为随‘数’。
‘相随’时,为随‘念’。
‘止’时,为随‘定’。
‘观’时,为随‘净’。
‘还’时,为随‘意’。
‘净’时,为随‘道’,亦为随‘行’也。
(六事,分属三十七道品) 数息,为:四意止。(即:四念处)
相随,为:四意断。(即:四正勤)
止,为:四神足念。(即:四如意足)
观,为:五根、五力。
还,为:七觉意。(即:七觉支)
净,为‘八行’也。(即:八正道)
(六事,应为不应为) 得‘息’不相随,不为‘守意’。
得‘相’随不止,不为‘守意’。
得‘止’不‘观’,不为‘守意’。
得‘观’不‘还’,不为‘守意’。
得‘还’不‘净’,不为‘守意’。
得‘净’复‘净’,乃为‘守意’也。
(六事,离灭‘六尘’) ‘已念’息,‘恶’不生。
复:
‘数’者,为‘共遮’意,不‘随六衰’故。
行‘相随’,为欲‘离六衰’行。
止,为欲‘却六衰’行。
观,为欲‘断六衰’行。
还,为欲‘不受六衰’行。
净,为欲‘灭六衰’。
已灭尽。便‘随道’也。

(‘数息’详解)
(数息,所作用) 数息,欲遮‘意’。
‘息’中有长短,当复遮是‘长短意’也。
何以故,守意?欲‘止恶’故。
恶,亦可守、亦不可守。
何以故?恶已尽,不当‘复守’也。
数息,有三事: 一者、当坐行。
二者、见‘色’当念:非常、不净。
三者、当晓‘瞋恚、疑、嫉、念过去’也。
数息乱者,当识‘因缘所从起’。 当知是‘内意’。
一息乱者,是‘外意’过。息从‘外’入故。
二息乱者,是‘内意’过。息从‘中’出故。
三五七九,属‘外’意。
四六八十,属‘内’意。
‘嫉、瞋恚、疑’是三意,在‘内’。
‘杀、盗、淫、两舌、恶口、妄言、绮语’是七意及余事,属‘外’也。
得息,为‘外’。
不得息,为‘内’。
息从意生,‘念、息’合为一数。 ‘息’至尽数,为一、亦非一。‘意’在外,‘息’未尽故。
譬如:数钱,‘意’在五,数为一也。
数息,所以先‘数入’者,
外有七恶、内有三恶,用少不能胜多,故先‘数入’也。
数息不得者,失其‘本意’故。 本意,谓:非常、苦、空、非身。
失,是‘意堕颠倒’故,亦为‘失师’。
‘师’者,初坐时,第一入息,得身安,便‘次第行’。
为失其‘本意’故,不得‘息’也。
数息,‘意’常当念:非常、苦、空、非身。
计息,出亦灭、入亦灭。已知是,得道疾。
当持‘非常、恐’意,得是‘意’,即得‘息’也。
入息、出息,所以‘异’者: 出息,为:生死阴。
入息,为:思想阴。
有时出息,为:痛痒阴。
入息,为:识阴。
用是,为异。道人当分别是‘意’也。
入息者,为:不受罪。
出息者,为:除罪。
守意者,为:离罪。
入息者,为:受因缘。
出息者,为:到因缘。
守意者,为:不离因缘也。
数息不得,有三因缘: 一者、罪到。
二者、行不互。
三者、不精进也。
(长息、短息) 入息短,出息长。
无所从念,为:道意。
有所念,为:罪。
罪恶在外,不在内也。
数息时:
有离意,为喘息长。
得息,为喘息短。
不安行,息为长。
定,为短。
念万物,为长息。
无所念,为短息。
未至十息,坏,复更数,为长息。
得十息,为短息。
得息,为短。何以故?止,不复数故。
得息亦为长。何以故?息不休故,为长也。
喘息‘长’自知,喘息‘短’自知,谓:‘意’所在为‘自知长短’。
意觉长短,为:自知。
意不觉长短,为:不自知也。

(‘安般守意’详解)
道人行‘安般守意’欲‘止意’。 当何‘因缘’得‘止意’?
听说‘安、般、守意’。
何等为‘安’?何等为‘般’?
安,名为‘入息’。
般,名为‘出息’。
‘念、息’不离,是名为:安般。
‘守意’者,欲得‘止意’。
(三‘止意’行法) 在行者、新学者,有:
(一)四种‘安般守意’行;
(二)除‘两恶’;
(三)‘十六胜’即时自知;
乃‘安般守意’行,令得‘止意’。
何等为‘四种’? 一为‘数’。
二为‘相随’。
三为‘止’。
四为‘观’。
何等为‘两恶’? (一)莫‘过’十息。
(二)莫‘减’十数。
何等为‘十六胜’即时自知? (一)喘息‘长’即自知。
(二)喘息‘短’即自知。
(三)喘息‘动身’即自知。
(四)喘息‘微’即自知。
(五)喘息‘快’即自知。
(六)喘息‘不快’即自知。
(七)喘息‘止’即自知。
(八)息‘不止’即自知。
(九)喘息‘欢心’即自知。
(十)喘息‘不欢心’即自知。
(十一)内心念‘万物已去、不可复得’喘息自知。
(十二)内‘无所复思’喘息自知。
(十三)‘弃捐所思’喘息自知。
(十四)‘不弃捐所思’喘息自知。
(十五)‘放弃躯命’喘息自知。
(十六)‘不放弃躯命’喘息自知。
是为‘十六即时自知’也。
(‘两恶’详解) 问:何等为‘莫过十数、莫减十数’?
报:
息已尽,未数,是为:过。
息未尽,便数,是为:减。
失数,亦恶。
不及,亦恶。
是为‘两恶’。
(‘十六胜’部分详解) (二)至二息,乱,为:短息。
(一)至九息,乱,为:长息。
(五)得十息,为:快息。
(四)相随,为:微。
(二)意在‘长’,便转意:我何以故,念‘长’?
(一)意在‘短’,即时觉,不得令意‘止’。止,为‘着’。
(十五)‘放弃躯命’者,谓:行息。
得‘道意’,便放弃躯命。
未得‘道意’,常爱‘身’故,不放弃躯命也。
(四)息‘细微’,为:道。
(一)长,为:生死。
(二)短息、(三)动,为:生死。
(一)长,于‘道’为:短。
何以故?
不得‘道意’,无‘知见’故,为‘短’也。
(六事总结) (一)数息,为‘单’。
(二)相随,为‘复’。
(三)止,为‘一’意。
(四)观,为‘知’意。
(五)还,为‘行道’。
(六)净,为‘入道’也。

(‘安般守意’四种行法详解)
(‘数息’行法) ‘数’时,为:念。
至十息,为:持。是为‘外禅’。
念身不净,随空。是为‘内禅’也。
禅法‘恶来、不受’,是名为:弃。
闭口数息,随气出入,知气‘发何所?灭何所?’
‘意’有所‘念’,不得数息;
有迟疾、大小,亦不得数;
耳闻声乱,亦不得数也。
数息,‘意’在‘息数’,为:不工。
行‘意’在‘意’,乃为:止。
数息,‘意’但在‘息’,是为:不工。
当知‘意’所从起、‘气’所灭,是乃‘应数因缘’尽,便得‘定意’也。
‘守意’者,念‘出入息’,已‘念息’,不生恶故,为:守意。
息:见因缘,生;
无因缘,灭;
因缘断,‘息’止也。
数息,为:至诚。
息不乱,为:忍辱。
数息,气微,不复觉‘出入’;
如是,当守‘一’,‘念’止也。
息,在身,亦在外。
得因缘,‘息’生。
罪未尽,故有‘息’。
断因缘,‘息’不复生也。
(‘数息’之正误) 数息,以为‘随,第二禅’。
何以故?
用,不待‘念’故,为‘随,第二禅’也。
数息,为:不守意。
念息,乃为:守意。
‘息’从外入,‘息’未尽。
息,在‘入’。
意,在‘尽’。
识,在‘数’也。
十息,有‘十’意,为:十绊。
相随,有‘二’意,为:二绊。
止,为‘一’意,为:一绊。
不得‘息数’,为‘恶’意,不可绊。
恶意止,乃得‘数’,是为‘和调’,可‘意绊’也。
(行法次第) 已得‘息’,弃‘息’。
已得‘相随’,弃‘相随’。
已得‘止’,弃‘止’。
已得‘观’,弃‘观’。
莫复‘还’。
莫复‘还’者,莫复‘数’。
息,亦‘使意’;
意,亦‘使息’也。
有所念,为‘息使意’。
无所念,为‘意使息’也。
‘息’有四事: 一为‘风’。
二为‘气’。
三为‘息’。
四为‘喘’。
(一)有声,为‘风’。
(二)无声,为‘气’。
(三)出入,为‘息’。
(四)气出入不尽,为‘喘’也。
‘数息’断外,‘相随’断内。 数,从‘外’入,为:断外。亦欲离‘外因缘’。
数,从‘中’出,为:欲离‘内因缘’。
外,为:身离。
内,为:意离。
身离,意离,是为:相随。
‘出、入息’是为二事也。
‘数息’为欲断‘内、外’因缘。
何等为‘内、外’?谓:
眼、耳、鼻、口、身、意,为‘内’。
色、声、香、味、细滑、念,为‘外’也。
(如何‘得息’) 行息,为使‘意’向空,但欲止‘余意’。
何以为‘向空’?
‘息’中,无‘所为’故也。
数息,意走,不‘即时觉’者,罪重。
意,轻罪。引‘意’去疾,故‘不觉’也。
行道,已得‘息’,自厌‘息’,
‘意’欲转,不复欲‘数’,如是为:得息。
相随、止、观,亦尔也。
知‘出入息’灭,‘灭’为‘得息相’,知‘生死’。
不复用‘为得生死相’已,得‘四禅’,但念空,为:种道栽。

(问答)
(何时可‘观’) 行息,已得定,不复觉‘气出入’,便可‘观’。
一、当观五十五事。
二、当观身中十二因缘也。
问:息出入,宁有处不? 报:
息入时,是其处。
出息时,是其处。
数息,身坐,‘痛痒、思想、生死、识’止、不‘行’,是为‘坐’也。
念息,得道,复校计者,用‘息’无所知故。
问:念息,得道,何以为‘无所知’? 报:
意,知‘息’;
(如何得‘黠慧’) 人不能得‘校计’意,便令‘数息’,欲令‘意定’。
虽数息,但不生恶,无有黠智。
当何等行,得黠慧?
从一至十,分别‘定、乱’,识‘对行药’。
已得‘定意’,便随‘黠慧’。
得‘校计’,为堕‘观’也。
问:何等为‘数’? 报:
‘数’者,谓:事。
譬如:人有事,更求;是为:数‘罪’。
道人,数‘福’。
何以故?
正,为十;
一意起,为一;
二意起,为二;
数终于十,至十为竟;
故言:十数为‘福’。
复有罪者,‘用’不能坏‘息’故,为:罪。
亦谓:意‘生死’不灭,堕世间已,不断世间事,为‘罪’也。
六情,为‘六事、痛痒、思想、生死、识’合为十事,应‘内’十息。
杀、盗、淫、两舌、恶口、妄言、绮语、嫉妒、瞋恚、痴,应‘外’十息。
谓:止,不行也。
问:何等为‘十六事’? 报:
‘十事’者,谓:数至十。
‘六’者,谓:
(一)数。
(二)相随。
(三)止。
(四)观。
(五)还。
(六)净。
是为:十六事。为‘行’不离,为‘随道’也。
问:数息,念‘风’,为随‘色’,何以应道? 报:
‘行意’在‘数’,不念‘色’,气尽便灭。
堕‘非常’,知‘非常’,为‘道’也。
道人欲得道,要当知‘坐、行’二事。
一者、为:坐。
二者、为:行。
问:‘坐’与‘行’,为同?不同? 报:
有时同,有时不同。
数息、相随、止、观、还、净,
此六事,有时为‘坐’,有时为‘行’。
何以故?
数息,意定,是为:坐。
‘意’随‘法’,是为:行。
已起,‘意’不离,为:行。亦为‘坐’也。

坐禅法:
一不数二,二不数一。 ‘一数二’者,谓:数一息未竟,便言二;是为:一数二。如是,为‘过精进’。
‘二数一’者,谓:息已入二,甫言一;是为:二数一。如是,为‘不及精进’。
从三至四、五、至六、七、至八、九、至十,各自有分部,当分别所属。
在一数一,在二数二,是为:法行。便堕‘精进’也。
有三坐,堕‘道’: 一为:数息坐。
二为:诵经坐。
三为:闻经喜坐。
是为三也。
坐,有三品: 一为:味合坐。
二为:净坐。
三为:无有结坐。
何等为‘味合坐’?谓:‘意’着‘行’,不离。是为:味合坐。
何谓为‘净坐’?谓:不念。为:净坐。
何等为‘无有结坐’?谓:‘结’已尽,为无有‘结’坐也。
息,有三辈(之一解): 一为:杂息。
二为:净息。
三为:道息。
不行道,是为:杂息。
数至十,息不乱,是为:净息。
已得道,是为‘道息’也。
息,有三辈(之二解): (一)有:大息。
(二)有:中息。
(三)有:微息。
口有所语,谓:大息。
止念道,(谓:)中息。
止得四禅,(谓:)微息,止也。

问:佛何以教人‘数息守意’? 报:
有四因缘: 一者、用不欲‘痛’故。
二者、用避‘乱意’故。
三者、用闭‘因缘’,不欲与‘生死’会故。
四者、用欲得‘泥洹道’故也。
《譬喻》说‘日无光明者,有四因缘’: 一者、用有‘云’故。
二者、用有‘尘’故。
三者、用有‘大风’故。
四者、用有‘烟’故。
数息不得,亦有四因缘: 一者、用‘念生死校计’故。
二者、用‘饮食多’故。
三者、用‘疲极’故。
四者、用‘坐不得、更罪地’故。
此四事来皆有相。
(一)坐数息,忽念他事,失‘息’意。是为:念校计相。
(二)骨节尽痛,不能久坐。是为:食多相。
(三)身重,意瞪[目夢],但欲睡眠。是为:疲极相。
(四)四面坐,不得一息。是为:罪地相。
以知罪,当经行。
若读经文坐,‘意’不习‘罪’,亦祸消也。
道人行道,当念‘本’: 何等为‘本’?
谓:‘心、意、识’是为本。
是三事皆不见:
已生,便灭‘本意’,不复生。得是‘意’,为‘道’。
‘意、本意’已灭,无为‘痛’更因缘,‘生’便断也。
定意,日胜。 日胜,为:定意。
有时从‘息’得‘定意’;
有时从‘相随’得‘定意’;
有时从‘止’得‘定意’;
有时从‘观’得‘定意’。
随‘得定因缘’直行也。
行息,亦堕‘贪’。 何以故?
‘意’以定,便‘喜’故,便当计‘出息、入息’,念‘灭’。
时,息生、身生;息灭、身灭;尚未脱‘生死苦’。
何以故?
喜,已计如是,便‘贪止’也。
(数息,快与慢) 数息,欲疾。
相随,欲迟。
有时‘数息’当:安徐。
‘相随’时,当为:疾。
何以故?
数息,意不乱,当:安徐。
数乱,当为:疾。
相随,亦同如是也。

第一、数。 亦‘相随’,所‘念’异。
虽数‘息’,当知:气出入,‘意’着在‘数’也。
数息,复行‘相随、止观’者,谓:不得‘息’。
前世有‘习’,在‘相随、止观’,
虽得‘相随、止观’,当还从‘数息’起也。
数息,‘意’不离,是为:法离。为:非法。
数息,‘意’不随‘罪’。
‘意’在世间,便堕‘罪’也。
数息,为‘不欲乱意’故。

(第二、相随。) ‘意’以不乱,复行‘相随’者,证上。
次,意知,为:止。
止,与‘观’同。
还,与‘净’同也。
行道,得‘微意’,当‘倒意’者,谓:当更‘数息’。
若读经已,乃复行禅‘微意’者,谓:不‘数息’、及行‘相随’也。
佛有‘六洁意’,谓: (一)数息。
(二)相随。
(三)止。
(四)观。
(五)还。
(六)净。
是六事,能制‘无形’也。
息,亦是‘意’、亦非‘意’。 何以故?
数时,‘意’在‘息’,为是。
不数时,‘意、息’各自行,是为:非意。
从‘息’生‘意’已,‘止’无有‘意’也。
人不使‘意’,‘意’使人。 ‘使意’者,谓:
数息、相随、止、观、还、净、念三十七品经,是为:使意。
人不行道,贪求随‘欲’,是为‘意使人’也。
‘息’有垢。 ‘息垢’不去,不得‘息’。
何等为‘息垢’?
谓:‘三冥’中最剧者,是为:息垢。
何等为‘三冥’?
谓:‘三毒’起时,身中正‘冥’,故言‘三冥’。
‘三毒’者:
一为:贪淫。
二为:瞋恚。
三为:愚痴。
人皆坐是三事死,故言‘毒’也。
数息时,‘意’在数‘息’。
未数时,有三意:
(一)有‘善’意。
(二)有‘恶’意。
(三)有‘不善不恶’意。
欲知:人‘得息’相者: 当观万物、及诸好‘色’,
‘意’不复‘着’,是为:得息。
‘相、意’复‘着’,是为:未得。当更精进。
‘行家’中,‘意’欲尽者,谓:‘六情’为‘意家’。
贪爱万物,皆为‘意家’也。
‘相随’者,谓:行善法,从是得‘脱’,当与‘相随’。
亦谓:不随‘五阴、六入’,‘息’与‘意’相随也。

第三、止。
问:何以故‘止在鼻头’? 报:
用‘数息、相随、止、观、还、净’,
皆从鼻出入,意‘习’故;
‘处’亦为‘易识’;
以是故,着‘鼻头’也。
恶意来者,断,为:禅。 有时在‘鼻头’止;
有时在‘心中’止。
在‘所著’,为:止。
邪来,乱人意;
直观一事,诸恶来,心不当动,心为不畏之哉也。
止,有四: 一为:数止。
二为:相随止。
三为:鼻头止。
四为:息心止。
‘止’者,谓:‘五乐、六入’当制止之也。 入息至尽,鼻头止。谓:恶不复入,至鼻头止。
出息至尽,着鼻头。谓:‘意’不复‘离身、行向恶’故,着鼻头。
亦谓:‘息’初入时,便‘一念’向,不复转。
息出入,亦不复‘觉’,是为‘止’也。
‘止’者,如如‘出息、入息’,觉知‘前意’出,不觉‘后意’出。
觉前意,为:意相。
观,便察‘出入息’;
见‘败’,便受‘相’;
畏生死,便却‘意’;
便随‘道意相’也。
莫为‘相随’者,但‘念’着鼻头,五阴因缘不复‘念’,罪断、意灭、亦不喘息,是为‘止’也。
莫为‘相随’者,谓:莫复‘意念出入、随五阴因缘’,不复‘喘息’也。

第四、‘观’者: 观‘息败’时,与观‘身体’异‘息’:
见,因缘生;
无,因缘灭也。
心意‘受相’者,谓: ‘意’欲有所得;
心计:‘因缘’会当复灭;
便断所‘欲’,不复向。
是为:心意‘受相’也。
以识‘因缘’为‘俱相观’者,谓: 识知‘五阴’因缘,
出息亦观,
入息亦观。
‘观’者,谓:
(一)观‘五阴’,是为:俱观。
(二)亦应‘意、意相’观。
为两因缘,在内断恶,念‘道’也。
观‘出息异、入息异’者,谓: 出息,为:生死阴。
入息,为:思想阴。
有时出息,为:痛痒阴。
入息,为:识阴。
随因缘起,便‘受阴’;
‘意’所向,无有‘常’用;
是故,为:异。道人当分别知。
是亦谓:
出息灭、入息生;
入息灭、出息生也。
无有‘故’者,谓:人、意、及万物,‘意’起已,灭。
物生,复死。是为:无有‘故’也。
非‘出息是入息’;
非‘入息是出息’。
非谓:出息时,‘意’不念入息;
入息时,‘意’不念出息。
所‘念’异故,言‘非’也。
‘中信’者,谓:入道中,见道因缘,信道。是为‘中信’也。

(第五、还。) 第五、还。‘弃结’者,谓:弃‘身七恶’。
第六、净。‘弃结’者,为:弃‘意三恶’。
是名为:还。
‘还’者,为:‘意’不复起‘恶’。
‘恶’者,是为‘不还’也。
‘还身’者,谓:还恶。
得‘第五、还’,尚有身、亦无身。 何以故?
有意,有身;
无意,无身。
意,为:人种。是名为:还。
‘还’者,谓:‘意’不复起恶。
‘起恶’者,是为:不还。
亦谓:前‘助身’,后‘助意’。 不‘杀、盗、淫、两舌、恶口、妄言、绮语’,是为‘助身’。
不‘嫉、瞋恚、痴’,是为‘助意’也。
‘还五阴’者,譬如:买金得石,便弃捐地,不用。
人皆贪爱‘五阴’,得苦痛,便不欲。是为‘还五阴’也。
何等为:便见‘灭尽处’? 谓:无所有,是为‘灭处’。
问:已无所有,何以故,为‘处’者?
(答:)无所有处,有四处:
一者、飞鸟以‘空中’为‘处’。
二者、罗汉以‘泥洹’为‘处’。
三者、‘道’以‘无有’为‘处’。
四者、‘法’在‘观’处也。
出息、入息,受‘五阴相’者,谓: ‘意’邪念疾转,还正,以生‘觉、断’,为:受五阴相。
言‘受’者,谓:‘受、不受’相也。
以受‘五阴相’,知:起何所、灭何所。
‘灭’者,为:受十二因缘人,从十二因缘生,亦从十二因缘死。
‘不念’者,为:不念‘五阴’也。
知:起何所、灭何所。谓:善恶因缘,‘起’便复‘灭’。
亦谓:身;亦谓:气。
生灭:念,便生;不念,便死。
‘意’与‘身’同等,是为:断生死道。
在是‘生死’间,一切恶事皆从‘意’来也。
‘今不为前、前不为今’者,谓: 前‘所念’已灭,‘今念’非‘前念’。
亦谓:前世所作、今世所作,各自得福。
亦谓:‘今所行善’非‘前所行恶’。
亦谓:‘今息’非‘前息’,
‘前息’非‘今息’也。
为‘生死分别’者,为:意。
念生即生,念灭即灭。故言‘生死’。
当分别‘万物、及身、过去、未来、福’为‘索’尽。
何以故?
尽以,生便灭,灭便尽。
已知尽,当尽;力求也。
视上头‘无所从来’者,谓: 人‘无所从来’,意起,为人。
亦谓:人不自作‘来者’,为‘有所从来’;
人‘自作自得’,是为‘无所从来’也。
‘生死当分别’者,谓:知‘分别五阴’。
亦谓:知‘分别意生死’。
人意,为‘常’;知‘无有常’;亦为‘分别’也。
后视‘无处所’者,为: 今现在,不见:罪人在‘生死会’当得‘无有、脱于罪’故,
言:后视‘无有处所’、未得道迹、不得‘中命尽’。
谓:已得十五意,不得‘中死’。
要当得十五意,便堕‘道’,亦转上,至阿罗汉也。
中得道,亦不得‘中命尽’,为‘息、意、身’凡三事,
谓:‘善、恶’意,要当得‘道迹’,亦复‘中坏’;
‘息’死复生,‘善意’起复灭,‘身’亦不得‘中死’也。

(第六、净。)
何等为‘净’?谓: 诸所‘贪欲’,为:不净。
除去‘贪欲’,是为:净。
何等为‘五阴相’?譬喻:火为‘阴’,薪为‘相’也。
从‘息’至‘净’,是皆为:观。
谓:观‘身、相随、止、观、还、净’,本为‘无有’。
内意‘数息’,外意‘断恶因缘’,是为‘二意’也。
问:何以故,不先‘内外观身体’,反先‘数息、相随、止、观、还、净’?
报:用意‘不净’故,不见‘身意已净’,便悉见‘身内外’。
道行,有十九行用。 人有十九病故,亦有十九药。
观‘身’,念‘恶露’,是为:止贪淫药。
念‘四等心’,是为:止瞋恚药。
自计‘本何因缘有’,是为:止愚痴药。
‘安般守意’,是为‘多念药’也。
内外自观身体: 何等为‘身’?何等为‘体’?
骨肉为‘身’,‘六情’合为‘体’也。
何等为‘六情’?
谓:
(一)眼合色。
(二)耳受声。
(三)鼻向香。
(四)口欲味。
(五)细滑为身。
(六)衰意为种栽、为痴、为有生物也。
内外身体,所以重出者,何? 谓:人贪求‘有大小、有前后’。
谓:所‘欲得’。
当分别‘观’。
观者见,为‘念’;念,因‘见’,观者为‘知’也。
‘身体止’者: 坐,念起,起念‘意’不离;
在‘所行、意所著’,为:识。
是为‘身观止’也。
(何等为‘念灭时’?) ‘出息、入息’念灭时,何等为‘念灭时’?谓:念‘出入气’尽时,‘意息’灭。
‘出息、入息’念灭时,譬如:画空中,无有。处‘生死意道’,‘意’俱尔也。
‘出息、入息’念灭时,亦不说:‘息、意息’说‘灭时’。
‘出息、入息’念灭时,物从因缘生,断本,为‘灭时’也。
‘内外痛痒见观’者,为: 见‘痛痒’所从起,便观。是为‘见观’也。
‘内外痛痒’者,谓:
外好物,为:外痒;
外恶物,为:外痛;
内可意。为:内痒;
内不可意,为:内痛。
在内,为:内法。
在外因缘,为:外法。
亦谓:
目为内,色为外。
耳为内,声为外。
鼻为内,香为外。
口为内,味为外。
心为内,念为外。
见好细滑,意欲得,是为:痒。
见粗恶,意不用,是为:痛。
俱堕罪也。
‘痛痒,观止’者: 若人臂痛,‘意’不作‘痛’,反念‘他’。
一切‘身痛’如是,以‘意’不在‘痛’,为:止痛。
亦可念、亦不可念。念:‘痛’无所著。
自爱身,当观他人身;
‘意’爱他人身,当自观身;亦为‘止’也。
内外痛痒,所以重出者,何? 谓:人见色,爱有薄厚,其‘意’不‘等观’,
多与少‘异’故,重分别‘观道’,
当‘内观’有痴,当‘外观’以自证也。
身心‘痛痒’各自异: 得寒热、刀杖,痛极。是为:身痛。
得美饭、载车、好衣身、诸所便。是为:身痒。
心痛者:
身自忧,复忧他人、及万事。是为:心痛。
心得所好、及诸欢喜。是为‘心痒’也。
‘意相观’者: 有两因缘,在内‘断恶、念道’:
一者、谓‘五乐、六衰’当制断之。
(二者、)观者自观‘身’,‘身’不知粗细,以‘得’乃‘觉’。
是为‘意、意相观’。
意、意相观,‘息’亦是‘意’,‘数’亦是‘意’。
‘数’时,观‘息’,为‘意、意相观’也。
‘意观止’者: 欲淫,制,不为‘欲’;
瞋恚,制,不‘怒’;
欲痴,制,不‘作’;
欲贪,制,不‘求’;
诸‘恶事’一切不‘向’,是为:观止。
亦谓:以知三十七品经,常念不离,为‘止’也。
‘出息、入息’尽,定,便‘观’者: 尽,谓:罪尽。
定,谓:息,止意。
‘定观’者,谓‘观、止、还、净’也。
‘尽止’者,谓:我能说是、晓是、遍更是,是为‘尽止’也。
所起‘息’,若布施、作福、一切善法,
已起,便灭,更‘意’念耶?向习‘罪’,‘行’亦无数。
古世、今世,‘意’不如是‘相随’,他人亦尔。
已知觉,当断、已断,为:内外意‘意观止’也。
‘内外法’法者: 内法,谓:身。
外法,谓:他人。
有持戒法、
有不持戒法。
是为‘内外法’法也。
内法,谓:行黠,不离《三十七品经》,
一切余事,‘意’不堕中,行道,得道。是为:内法。
外法,谓:堕生死。谓:生死行,便得生死,不脱。
一切‘当断、已断’,为:内外‘法观止’也。
‘法观止’者: 一切人皆‘自身为身’,‘谛’校计非‘我身’。
何以故?
有眼、有色;眼亦非身,色亦非身。
何以故?
人已死,有眼,无所见;亦有色,无所应。
‘身’如是,但有‘识’,亦‘非身’。
何以故?
识,无有‘形’,亦无‘所’,轻‘止’。
如是,计‘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、意’亦尔。
得是,计为:法观止。
亦谓:
不念恶,为:止。
念恶,为:不止。
何以故?
意‘行’故也。

卷下
(觉知、空无、生灭)
(觉、知) 出息、入息,自觉。
出息、入息,自知。
当时,为:觉。
以后,为:知。
‘觉’者,谓:觉‘息’长短。
‘知’者,谓:知‘息’生灭、粗细、迟疾也。
‘出息、入息,觉尽,止’者,
谓:觉‘出入息’欲报时,为:尽。
亦计:万物‘身’生,复灭。
‘心’者,谓:意‘止’也。
(观空、无所有) 见观‘空’者,行道得‘观’,不复见‘身’,便堕‘空’。
‘无所有’者,谓:‘意’无所著。
‘意’有所著,‘因’为‘有’。
断‘六入’,便得:贤明。
贤,谓‘身’。
明,谓‘道’也。
知‘出何所、灭何所’者: 譬如:念石,出石;入木,石便灭。
‘五阴’亦尔。
出‘色’,入‘痛痒’。
出‘痛痒’,入‘思想’。
出‘思想’,入‘生死’。
出‘生死’,入‘识’。
已分别是,乃堕《三十七品经》也。
问:何等为‘思惟无为道’?
报:
(解一) 思,为:校计。
惟,为:听。
无,谓:不念万物。
‘为’者,如:说、行。
道,为:得。
故言‘思惟无为道’也。
(解二) 思,为:念。
惟,为:分别白黑。
黑,为:生死。
白,为:道。
道‘无所有’已,分别‘无所有’便无‘所为’。
故言‘思惟无为道’。
若计:有‘所为、所著’,为:非思惟。
(解三) 思,亦为:物。
惟,为:解意。
解意,便知‘十二因缘’事。
(解四) 亦谓:
思,为:念。
惟,为‘计’也。
断‘生死’,得‘神足’,谓:
‘意’有所‘念’,为:生。
无所‘念’,为:死。
‘得神足’者,能飞行。
故言‘生死当断’也。

(神足,神通、念力、观二、作净)
得‘神足’,有五意: 一者、喜。
二者、信。
三者、精进。
四者、定。
五者、‘通’也。
(五通、六通) ‘四神足’念不尽力,得‘五通’。
尽力、自在,向‘六通’,为:道人。
‘四神足’得‘五通’,
尽意,可得‘六通’。
尽意,谓:万物‘意’不‘欲’也。
(何为‘四神足’即‘四如意足’?) 一、信。
二、精进。
三、意。
四、定。
五、黠。
是五事,为:四神足。
‘念’为‘力’者,凡六事也: (一)从信,为属‘四神足念’。
(二至六)从喜、从念精进、从定、从黠,是为属‘五根’也。
从‘喜’定,谓:信道。
从‘力’定,谓:精进。
从‘意’定,谓:意念定。
从‘施’定,谓:‘行道’也。
为‘种’故,有:根。
‘有为’之事,皆为:恶。便生‘想’,不能得‘胜’。
谓:得禅,是‘因’为:力。
亦谓:‘恶’不能胜‘善意’,‘灭’复‘起’故,为:力。
‘力定’者,‘恶意’欲来,不能坏‘善意’故,为‘力定’也。
(‘观二’法) 道人行道,未‘得观’,当校计‘得观’。
在‘所观’意不复转,为:得观。
‘止恶’一法,为:坐禅‘观二’法。
有时观‘身’,有时观‘意’,有时观‘喘息’,
有时观‘有’,有时观‘无’。
在所‘因缘’,当分别‘观’也。
止恶一法、观二法,‘恶’已尽,止观者为‘观道’。
恶未尽,不见道。
恶已尽,乃得‘观道’也。
止恶一法,为:知恶。
一切能‘制’、不‘着’意,为:止。
亦为:得‘息’,‘想’随‘止’。
得‘息’,‘想’随‘止’,是为:止恶一法。
恶已止,便‘得观’故,为:观二法。
为:得四谛。
为:行净。
当复‘作净’者: 当复‘作净’者,识‘苦’、弃‘习’,知‘尽’,行‘道’。
如:日出时。
净,转出‘十二门’故,经言‘从道,得脱’也。
去冥见明,如:日出时。
譬如:日出,多所见,为:弃诸冥。
冥,为:苦。
何以知为‘苦’?多所挂碍故,知为‘苦’。
何等为‘弃习’?谓:不作事。
何等为‘尽证’?谓:无所有。
‘道’者,明‘识苦、断习、尽证’,念‘道’。
识,从‘苦’生。不得‘苦’,亦无有‘识’。是为‘苦’也。
‘尽证’者,谓:知人‘尽’,当‘老、病、死’;
‘证’者,知:万物皆当灭。是为‘尽证’也。
譬如:日出,作四事: 一、坏冥。谓:‘慧’能坏‘痴’。
二、见明。谓:‘痴’除,独‘慧’在。
三、见色、万物。为:见‘身’诸所有‘恶露’。
四、成熟万物。设:无日月,万物不熟。人无有慧,‘痴意’亦不熟也。
上头行‘俱行’者,所行事已,‘行’不分别说,
谓:行五直,‘声、身、心’并得‘行’也。

从‘谛’念法,意‘着’法中。
从‘谛’念法: 意‘着’所念,是便生,是求生死;
得生死,求道,得道,内外随‘所起意’。
是为:念法。
‘意着法中’者: 从‘四谛’自知‘意’生,是当得,是不生,是不得;
是便却意,畏不敢犯,‘所行、所念’常在‘道’。
是为:意‘着法中’也。
是名为:法正,从‘谛’本起,本‘着’意。 ‘法正’者,谓:道法。
从‘谛’,谓:四谛。
‘本起、着意’者,谓:所向‘生死万事’,皆:本从‘意’起;
‘意着法中’者:便‘着意’,便有‘五阴’所起。
意,当断。断本,‘五阴’便断。
有时自断,不念,‘意自起’为罪。
复,不定在‘道’,为罪。未‘尽’故也。
‘意着法中’者: 谛意,念万物,为:堕外法。
中意,不念万物,为:堕‘道法’中。
五阴,为:生死法。
三十七品经,为:道法。
‘意着法中’者: 谓:‘制’五阴,不犯。
亦谓:常念‘道’,不离。
是为:意‘着’法中也。

(正、定、觉、受、十八恼、走六事)
‘所本,正’者: ‘所’在外,为物。
本,为福。
‘所’在内,总为《三十七品经》,行道非‘一时端’故。
言‘所本’者,谓:行《三十七品经》法,如次第随行,
‘意’不入邪,为正,故名为:所本。
正,‘所本’正,各自‘异’行,
以‘无为’,对:本。
以‘不求为’,对:正。
以‘无为为’,对:无为。
以‘不常为’,对:道。
以‘无有为’,对:亦无有‘所’、亦无有‘本’、亦无有‘正’,为‘无所有’也。
定觉,受身。 如是‘法道说’,谓:法定。
‘道说’者,谓:说所从‘因缘’得道。
‘见阴受’者,为:受五阴。
‘有入’者,为:入五阴中。
‘因有生死阴’者,为:受正。
‘正’者,‘道’自正,但当为‘自正心’耳。
人行‘安般守意’,得‘数’、得‘相随’、得‘止’,便欢喜。
是四种,譬如:钻火见烟,不能熟物。得何等喜?‘用’未得出‘要’故也。
‘安般守意’有十八恼,令人不随道。 一为:爱欲。
二为:瞋恚。
三为:痴。
四为:戏乐。
五为:慢。
六为:疑。
七为:不受‘行相’。
八为:受‘他人相’。
九为:不念。
十为:他念。
十一为:不满念。
十二为:过精进。
十三为:不及精进。
十四为:惊怖。
十五为:强制意。
十六为:忧。
十七为:匆匆。
十八为:不度意行爱。
是为:十八恼。
不护是‘十八因缘’不得道。以护,便得道也。
(七)‘不受行相’者,谓:不观‘三十二物’,不念《三十七品经》,是为:不受行相。
(八)‘受他人相’者,谓:未得‘十息’,便行‘相随’,是为:受他人相。
(十)‘他念’者:入息时,念出息;出息时,念入息;是为:他念。
(十一)‘不满念’者,谓:未得一禅,便念二禅,是为:不满念。
(十五)‘强制意’者,谓:坐,乱意,不得‘息’。当经行,读经,以‘乱不起’。是为‘强制意’也。
(十二、十三)精进,为:黠。
走是‘六事’中,谓: (一)数息。
(二)相随。
(三)止。
(四)观。
(五)还。
(六)净。
是为六也。
何等为‘喘’?
何等为‘息’?
何等为‘气’?
何等为‘力’?
何等为‘风’?

(制、守意、止意、得息、定意)
‘制’者: 为:意息。
为:命守。
为:气。
为:视听风。
为:能言语,从‘道’屈伸力。
为:能举‘重瞋恚’也。
要从‘守意’得道。 何缘得‘守意’?
从‘数’转得‘息’;‘息’转得‘相随’;
止、观、还、净,亦尔也。
行道,欲得‘止意’,当知三事: 一者、先观:念‘身’本何从来?
但从‘五阴’行‘有’,断‘五阴’,不复生。
譬如‘寄托’,须臾耳。
‘意’不解,念‘九道’以自证。
二者、自当‘内视’心中,随‘息’出入。
三者、出息、入息,念灭时,‘息出’小轻。
念灭时,何等为‘知无所有’? 意定,便知‘空’。
知空,便知‘无所有’。
何以故?
‘息’不报,便死。
知:‘身’但‘气’所作,气灭,为:空。
觉‘空’,堕‘道’也。
(是六事,疾得‘息’也。) 故‘行道’有三事:
一者、观身。
二者、念一心。
三者、念出入息。
复有三事:
一者、止身痛痒。
二者、止口声。
三者、止意念行。
是六事,疾得‘息’也。
要经言: 一念,谓:一心。
近念,谓:计身。
多念,谓:一心。
不‘离念’,谓:不离‘念’。
身行是四事,便疾得‘息’也。
(福、罪、过) 坐禅,数息,即时定意。是为:今福。
遂安隐、不乱。是为:未来福。
益久续,复安定。是为‘过去福’也。
坐禅,数息,不得定意。是为:今罪。
遂不安隐,乱意起。是为:当来罪。
坐禅益久,遂不安定。是为‘过去罪’也。
亦有:身过、意过。
身直,数息不得。是为:意过。
身曲,数息不得。是为‘身过’也。
坐禅,自觉得‘定意’。
意喜,为:乱意。
不喜,为:道意。
坐禅,‘念息’已止,便‘观’;
‘观’止,复‘行息’。
人行道,当以是为‘常法’也。
佛说有五信: 一者、信有佛、有经。
二者、去家,下头发,求道。
三者、坐,行道。
四者、得息。
五者、定意,‘所念’不念,为空;‘难’不念,为空。

(问答)
何以故,念息? 报曰:
‘息’中无五:
(一)色贪。
(二)淫。
(三)瞋恚。
(四)愚痴。
(五)爱欲。
是亦为‘空’也。
可守‘身中意’者,谓:‘意’在‘身观’,是为:身中意。
人不能‘制意’故,令:数息。
以‘黠’能‘制意’,不复‘数息’也。
问:何等为‘自知’?何等为自证? 报谓:
能分别‘五阴’,是为:自知。
不疑‘道’,是为‘自证’也。
问曰:何等为‘无为’? 报:
‘无为’有二辈:
(一)有:外无为。
(二)有:内无为。
眼不观色、耳不听声、鼻不受香、
口不味味、身不贪细滑、意不志念,是为:外无为。
数息、相随、止、观、还、净,是为‘内无为’也。
问:现有所‘念’,何以为‘无为’? 报:
‘身、口’为戒,‘意’向道行。
虽有所‘念’,本趣‘无为’也。
问:何等为‘无’?何等名‘为’? 报:
‘无’者,谓:不念万物。
‘为’者,随经行,指事称名。
故言‘无为’也。
问:设使‘宿命对’来到,当何以‘却’? 报:
行‘数息、相随、止、观、还、净、念《三十七品经》’能‘却难’。
‘宿命对’不可‘却’。
数息,行《三十七品经》,何以故‘能却’? 报:
用‘念道’故,消恶。
设使‘数息、相随、止、观、还、净’不能灭恶,世间人皆不得道。
用‘消恶’故,得道。
‘数息、相随、止、观、还、净、行《三十七品经》’尚得作佛,何况罪对?
在十方‘积如山’精进行道,不与‘罪’会。
问曰:经言‘作是’,何以故‘不会’? 报:
用‘作是’故也。‘数息’为堕‘十二品’。
何谓‘十二品’?
‘数息’时,堕‘四意止’。(即:四念处)
‘息’不乱时,为堕‘四意念断’。(即:四正勤)
得‘十息’有时,为堕‘四神足’。(即:四如意足)
是为‘堕十二品’也。
问:何等为‘念《三十七品经》’? 报谓:
(一)数息。
(二)相随。
(三)止。
(四)观。
(五)还。
(六)净。
行是六事,是为‘念《三十七品经》’也。
行‘数息’,亦为‘行《三十七品经》’。

问:何以故,为‘行《三十七品经》’? 报:
数息,为:堕‘四意止’。(即:四念处) 何以故?
为‘四意止’,亦堕‘四意断’。(即:四正勤)
用,不待‘念’故,为:四意断。亦堕‘四神足’(即:四如意足)。
用,从‘信’故,为‘神足’也。
数息,为:堕‘信根’。(即:五根) 用,信‘佛意’,喜故,生‘信根’。亦堕‘能根’。(即:精进根)
用,‘坐、行’故,为堕‘能根’。亦堕‘识根’。(即:念根)
用,知‘谛’故,为:识根。亦堕‘定根’。
用,‘意’安故,为:定根。亦堕‘黠根’。(即:慧根)
用,离‘痴意’,解‘结’故,为‘黠根’也。
数息,亦堕‘信力’。(即:五力) 用,不疑故,为:信力。亦堕‘进力’。(即:精进力)
用,精进故,为:进力。亦堕‘念力’。
用,余‘意’不能攘故,为:念力。亦堕‘定力’。
用,一心故,为:定力。亦堕‘黠力’。(即:慧力)
用,前分别‘四意止、断神足’故,为‘黠力’也。
数息,亦堕‘觉意’。(即:七觉支) 用,识‘苦’故,为:觉意。亦堕‘法识觉意’。(即:择法觉支)
用,知‘道’因缘故,为:法觉意。亦堕‘力觉意’。(即:精进觉支)
用,弃‘恶’故,为:力觉意。亦堕‘爱觉意’。(即:喜觉支)
用,贪乐‘道’故,为:爱觉意。亦堕‘息意觉’。(即:念觉支)
用,意‘止’故,为:息意觉。亦堕‘定觉意’。
用,不‘念’故,为:定觉意。亦堕‘守觉意’。(即:舍觉支)
用,行‘不离’故,为‘守觉意’也。
数息,亦堕‘八行’。(即:八正道,前三) 用,意‘正’故,入‘八行’。
定意,慈心,念净法。是为:直身。(即:正思维)
至诚,语软,语直,语‘不还语’。是为:直语。(即:正语)
黠在意,信在意,忍辱在意。是为:直心。(即:正业)
所谓:以‘声’息,是为‘十善’,堕‘道行’也。
数息,亦堕‘直见’。(即:八正道,后五) 用,‘谛’观故,为:直见(即:正见)。亦堕‘直行’。(即:正命)
用,向‘道’故,为:直行。亦堕‘直治’。(即:正精进)
用,行《三十七品经》故,为直治。亦堕‘直意’。(即:正念)
用,念‘谛’故,为:直意。亦堕‘直定’。(即:正定)
用,‘意’白净,坏‘魔兵’故,为:直定。
是为:八行。
何等为‘魔兵’? 谓:色、声、香、味、细滑,是为:魔兵。
不受,是为:坏魔兵。‘三十七品’应敛。

(详解:三十七道品) 设:
(四念处) 自观身、观他人身,止淫。(即:身念处)
不乱意,止余意。
自观痛痒、观他人痛痒,止瞋恚。(即:受念处)
自观意、观他人意,止痴。(即:心念处)
自观法、观他人法,得道。(即:法念处)
是名为‘四意止’也。
(四正勤) 避身,为:避色。(另:未生恶法令不生)
避痛痒,为:避五乐。(另:已生恶法恒令灭)
避意,为:避念、避法。(另:未生善法令出生)
不堕愿业,治:生。(另:已生善法令增长)
是名为‘四意念断’也。
(四如意足) 识苦者,本为:苦。
为苦者,为:有身。
从苦为‘因缘起’者,所见万物。
苦习者,本为苦。
从苦为‘因缘生、尽’者,万物皆当败坏,
为:增苦习。复当为:堕八道中。
道人当念是‘八道’。是名为:四。
为:四收苦。
得‘四神足念’也。(即:欲神足、勤神足、心神足、观神足)
(五根) 信佛,意喜。是名为:信根。为:自守行法。
从谛,‘身、意’受。是名:能根。为:精进。(即:精进根)
从谛,‘念’遂谛。是名:识根。为:守意。(即:念根)
从谛,‘一’意;从谛,‘一’意止。是名:定根。为:正意。
从谛,‘观’谛。是名:黠根。为:道意。(即:慧根)
是名为‘五根’也。
(五力) 从谛,信,不复疑。是名:信力。
弃贪,行道,从谛,自精进。
恶意不能‘败’精进。是名:进力。(即:精进力)
恶意欲起,当即时灭。
从谛,是‘意’无有能‘坏’意。是名:念力。
内外观,从谛,以定。
恶意不能‘坏’善意。是名:定力。
念四禅,从谛,得黠。
恶意不能‘坏’黠意。是名:黠力。(即:慧力)
念‘出、入’尽,复生。
是名为‘五力’也。
(七觉支) 从谛,念谛。是名为:觉意、得道意。(即:念觉支)
从谛,观谛。是名:法。名:法识觉意。(即:择法觉支)
得生死意。
从谛,身意持。是名:力觉意。(即:精进觉支)
持道不失,为:力。
从谛,足喜谛。是名:爱觉意。(即:喜觉支)
贪道法,行道,行道法。
从‘谛意’,得休‘息’。是名:‘息意’觉已,‘息’安隐。(即:除觉支、轻安觉支)
从谛,一‘念’意。是名:定觉意。(即:定觉支)
自知‘意’以,安定。
从谛,自在,意在;所‘行’从‘观’。是名:守意觉。(即:舍觉支)
从四谛,观意。是名为‘七觉意’也。
(八正道) 从谛,守谛。是名:直信道。
从谛直,从行谛。是为:直从行,念道。
从谛,身意持。是名:直治法。
不欲堕‘四恶’者,谓:四颠倒。
从谛,念谛。是名:直意。不乱意。
从谛,一心意。是名:直定。为:一心。
上头为:三法意行,俱行以‘声、身、心’。
如是,佛弟子八行,是名:四禅。为'四意断'也。
第一行,为:直念。属心,常念道。(即:正思维)
第二行,为:直语。属口,断四意。(即:正语)
第三行,为:直观。属身,观身内外。(即:正业)
第四行,为:直见。信道。(即:正见)
第五行,为:直行。不随‘四恶’,谓:四颠倒。(即:正命)
第六行,为:直治。断余意。(即:正精进)
第七行,为:直不堕贪欲。(即:正念)
第八行,为:直定。正心。(即:正定)
是为:八行。
‘佛、辟支佛、阿罗汉’所,不‘行’也。
第一行为‘直念’,何等为‘直念’?
谓:不念万物,‘意’不堕是中。是为:直念。
念万物、意堕中,为‘不直念’也。

(详解:四念处)
‘四意止’者: 一意止,为:身念息。(即:身念处)
二意止,为:念痛痒。(即:受念处)
三意止,为:念意‘息出入’。(即:心念处)
四意止,为:念法‘因缘’。(即:法念处)
是为‘四意止’也。
道人当念是‘四意止’。 一者、为我前世‘爱身’故,不得‘脱’。
二者、今有‘剧怨’家。
何以故?
‘所欲’者,‘爱’生。
当断已断,为:外身‘观止’也。
‘四意止’者: ‘意止’者:
意不在身,为:止意。
不在痛痒,为:止意。
不在意,为:止意。
不在法,为:止意。
‘随’色,诚便‘生’。是为‘不止’也。
问:人何以故,不堕‘四意止’? 报:
用,不念‘苦、空、非身、不净’故,不堕‘四意止’。
若人意常念‘苦、空、非身、不净、行道’者,常念是‘四事’不离,便疾得‘四意止’也。
问:何等为‘身意止’?谓:念‘老、病、死’,是为:身意止。(即:身念处)
何等为‘痛痒意止’?谓:所‘不可意’,是为:痛痒意止。(即:受念处)
何等为‘意意止’?谓:已念,复念,是为:意意止。(即:心念处)
何等为‘法意止’?谓:往时,为行;还报,为法。
亦谓:作是,得是。是为‘法意止’也。(即:法念处)
‘四意止’有四辈: 一者、念:非‘常’,意止。
二者、念:苦‘身’,意止。
三者、念:空‘有’,意止。
四者、念:不净‘乐’,意止。
是为:四意止。
一切天下事,皆堕‘身、痛痒’、堕‘法、都卢’,不过是四事也。
‘四意止’者: 一者、但念‘息’,不邪念。
二者、但念‘善’,不念恶。
三者、自念‘身非我所,万物皆非我所’,便不复向。
四者、‘眼’不视‘色’,
‘意’在‘法’中。
是名为‘四意止’也。
道人当行‘四意止’。 一者、‘眼、色’当校计‘身中恶露’。
二者、‘意欢喜、念乐’当念‘痛痒苦’。
三者、我意瞋,他人意亦瞋;
我意转,他人意亦转;便不复转意。
四者、我意嫉,他人意亦嫉;
我念他人恶,他人亦念我恶;便不复念‘是为法’也。
‘身意止’者:自观身、观他人身。
何等为‘身’? 欲言‘痛痒’是身,‘痛’无有数。
欲言‘意’是身,复非身,有过去意、未来意。
欲言‘法’是身,复非身,有过去、未来法。
欲言‘行’是身,行无有形,知为非身。
得是计,为‘四意止’也。
‘意’不堕‘色’,‘念识’亦不生。耳、鼻、口、身,亦尔。
‘意’不在‘身’,为‘心意’不在‘痛痒’。
‘意’不在‘念’,‘意’不在‘法’,为‘心’也。
问:谁主知‘身、意、痛痒’者? 报:
有身,‘身意’知。
痛痒,‘痛痒意’知。
‘意’意,‘意意’知
有饥,‘饥意’知。
有渴,‘渴意’知。
有寒,‘寒意’知。
有热,‘热意’知。
以是‘分别知’也。
身意,起‘身’意。
痛痒意,起‘痛痒’意。
意意,起‘意’意。
法意,起‘法’意。
四意止,谓: ‘意’念‘恶’,制,使不起。是为‘止’也。
四意止,亦‘随’四禅,亦‘随’四意止。
‘随’四意止,为:近道。
不着‘恶’,便‘善意’生。
四禅,为:四意定。为‘止意’也。
行道,有四因缘: 一、止身。
二、止痛痒。
三、止意。
四、止法。
(一)‘止身’者,谓:见‘色’,念‘不净’。
(二)‘止痛痒’者,谓:不自‘贡高’。
(三)‘止意’者,谓:止,不瞋恚。
(四)‘止法’者,谓:不疑‘道’。
人行‘四意止’,意起、念生,即时‘识对、行药’。
得‘一意止’,便得‘四意止’也。
四意定: 一者、自观身,亦复:观他人身。
二者、自观痛痒,亦复:观他人痛痒。
三者、自观心,亦复:观他人心。
四者、自观法因缘,亦复:观他人法因缘。
如是,身、一切,观‘内外、因缘、成败’之事,当念‘我身亦当成败’。
如是,是为‘四意定’也。
人欲‘止四意’:‘弃’为外,‘摄’为内。
已摄:‘意’为外,‘弃’为内也。
观他人身,谓:自观身,不离他。便为‘观他人身苦’。
观他人身,为‘非、痛痒、意法’,亦尔也。
自贪身,当观他人身。
念他人身,便自观身。
如是,为:意止。
问:意,见‘行’,何以为‘止’?
报: 意,以自观‘身贪’,便使‘观他人身’,
为‘意’从‘贪’转故,应:止。
若‘意’贪他人身,当还‘自观身’也。
有时:自身观,不观他人身。
有时:当观他人身,不当自观身。
有时:可自观身,亦可观他人身。
有时:不可自观身,亦不可观他人身。
‘自观身’者,为校计‘观他人身’。
‘意’不止: 须自念‘身为着’,便转‘着他人身’。
观他人身,为见色肥白、黛眉、赤唇;
见肥,当念:死人胀。
见白,当念:死人骨。
见眉黑,当念:死人正黑。
见朱唇,当念:血正赤。
校计‘身诸所有’,以得是,‘意’便转,不复‘爱身’也。
观,有内外: 嫉、恚、疑,当:内观。
贪淫,当:外观。
贪,当念:非‘常’、败。
淫,当念:对所有‘恶露’。

(详解:四正勤) 如自观‘身淫’,当念‘四断意’也。
观,有两辈: 一者、观外。
二者、观内。观‘身’有三十六物。
一切‘有对’,皆属‘外观’。
无所有,为‘道’,是为‘内观’也。
观,有三事: 一者、观‘身’四色。谓:黑、青、赤、白。
二者、观生死。
三者、观九道。观白见黑,为:不净。
当前‘闻,以学’,后‘得道、未得道’,为:闻得。
别为‘证得’,为‘知’也。
观,有四: 一者、身观。
二者、意观。
三者、行观。
四者、道观。
是为‘四观’。
譬如:人守物,盗来,便舍物。
视盗人已得‘观’,便舍‘身’,观‘物’也。
观,二事: 一者、观外,诸所有‘色’。
二者、观内,谓:无所有。
观空,已得‘四禅’,观‘空无所有’。
有意、无意、无所有。是为:空。
亦谓:四弃。得‘四禅’也。
(‘四意断’之作用) 欲断‘世间事’,当行:四意止。
欲除‘四意止’,当行:四意断。
人堕贪‘贪’故,行:四神足、飞。
但有‘五根’,无有‘五力’,不能‘制’。
但有‘五力’,无有‘五根’,不生得‘四神足’。
尚转‘五力’,能‘制’上;次‘十二品’,四意断。
(‘四意断’之功效) 不作‘现在罪’,但毕‘故罪’,是为‘四意断’也。
毕故,不受新,为:四意止。
故毕,新止,为:四意断。
故竟,新断,为:四神足。
知‘足’,不复求‘守意’,意为:毕。
生,为‘新’;
老,为‘故’;
死,为‘身体坏’;
败,为‘尽’也。
(‘四意断’之体现) 四意断,谓:常念道。
善念生,便‘恶念断’故,为‘断息道’。
善念止,便‘恶念生’故,为‘不断’也。
‘四意断’者,‘意’自不欲向‘恶’,是为:断。
亦谓:‘不念,罪断’也。

(详解:四如意足)
四神足: 一者、身神足。
二者、口神足。
三者、意神足。
四者、道神足。
念‘飞’、念‘不欲灭、不随道’也。
四伊提钵: 四,为:数。
伊提,为:止。
钵,为:神足。欲飞便飞。
有时,精进坐七日,便得。
或七日、或七岁也。
得神足,可久在世间,不死。
有药: 一者、意不转。
二者、信。
三者、念。
四者、有谛。
五者、有黠。
是为‘神足药’也。
得‘四神足’,不久在世间,有三因缘: 一者、自厌其身‘臭恶’,故去。
二者、无有人能‘从受经道’,故去。
三者、恐怨恶人‘诽谤得罪’,故去也。
神足九辈,谓: 乘车马、步疾走,亦为:神足。
外戒坚,亦为:神足。
至诚,亦为:神足。
忍辱,亦为‘神足’也。
行‘神足’,当‘飞意’。 问:何为‘飞意’?
报:有四因缘:
一者、信。
二者、精进。
三者、定。
四者、不转意。
(一)何等为‘信’?信飞行。
(二)何等为‘精进’?‘飞’行。
(三)何等‘定’?飞‘行’。
(四)何等为‘不转意’?谓:着‘飞行’,不转‘意’也。
身,不欲‘行道’。
意,欲行,便行。
‘神足’如是,意欲飞,即能飞也。

(详解:五根、五力、七觉意)
五根: 譬如:种物,坚乃生根;不坚,无有根。
信,为‘水雨’。
不转意,为‘力’。
所见万物,为‘根’。
制意,为‘力’也。
‘信根’中,有三阴: 一为:痛痒。
二为:思想。
三为:识阴。
‘定根’中,有一阴,谓‘识阴’也。
五根、五力、七觉意,中有一阴者、中有二阴者、
中有三阴者、有四阴者,皆有阴。
问:是道行,何缘有‘阴’? 报:
以‘泥洹’无‘阴’,
余皆有‘阴’也。
七觉意: 上三觉,属:口。
中三觉,属:身。
下一觉,属:意。
何等为‘觉’? 念念为‘觉’,
念念为‘得’。
‘觉、得’是‘意’,便‘随道’也。
外七觉意,为:堕‘生死’内。
七觉意,为:随道。
‘内七觉意’者,谓《三十七品经》。
‘外七觉意’者,谓‘万物’也。
‘觉’者,为:识事,便‘随觉意’也。
有‘觉意’,便‘随道’。
觉‘有觉意’,堕‘罪觉’。
《三十七品经》便‘正意’,是为‘随道’。
觉‘善恶’,是为‘堕罪’也。
问:何等为‘从谛,身意持’? 报:
谓:‘身’持七戒,‘意’持三戒,是为‘身意持’也。
从‘谛意’,得休‘息’。
从‘四谛意’,‘因缘’休。
‘休’者,为:止。
息,为:思。
得道,为‘受思’也。
(何为‘持’) 贪乐‘道法’,当行道,为:‘爱’觉意。(即:喜觉支)
‘持道’不失,为:‘力’觉意。(即:精进觉支)
已得十息,‘身’安隐,为:‘息’觉意。(即:轻安觉支)
自知已安,为:‘定’觉意。(即:定觉支)
‘身、意’持意不走,为:持。
(何为‘自在意’) 从谛,自在,‘意’在所‘行’,谓:得四谛。
亦可念‘四意止’,
亦可‘四意断’,
亦可‘四神足’,
亦可‘五根、五力、七觉意、八行’,
是为:自在意。
在所‘行’从谛‘观’者,为《三十七品经》要,
是为‘守意、觉’者,谓:谛,不复受罪也。

(详解:八正道)
八行,有内外。 身,为:杀、盗、淫。
声,为:两舌、恶口、妄言、绮语。
意,为:嫉、妒、痴。
是上头三法,为:十事在‘外’。
五道,在‘内’也。
从谛,守谛。 从,为:神。
守,为:护。谓:法。不犯罪。
谛,为:道。
(直见、不直见) 知‘非常、苦、空、非身、不净’,为:直见。
非‘常’,人计为‘常’;
思‘苦’为‘乐’;‘空’计为‘有’;
非‘身’用作‘身’;‘不净’计为‘净’;是为‘不直见’也。
(再解:八正道) 何等为:直见(即:正见)?信‘本、因缘’,知从‘宿命’有。是名为:直见。
何等为:直治(即:正思维)?分别思惟,能到‘善意’。是为:直治。
何等为:直语(即:正语)?守善,言不犯法,如‘应受’言。是名为‘直语’也。
何等为:直业(即:正业)?身应‘行’,不犯‘行’。是名为‘直业’也。
何等为:直治(即:正命)?随‘得道者教戒’行。是名为‘直治’也。
何等为:直精进(即:正精进)?行行‘无为’,昼夜不中止、不舍方便。是名为‘直精进方便’也。
何等为:直念(即:正念)?常向‘经、戒’。是名为:直念。
何等为:直定(即:正定)?意不惑,亦不舍‘行’。是名为:直定。
(如何行‘八正道’) 如是‘行’,令贤者‘八业行’具已,‘行’具足,便‘行道’也。
八直,有治、有行。行‘八直’乃得出要。
身不犯戒,是为:直治。
慧、信、忍辱,是为:行。
身意持,是名为:直治。
谓‘无所念’为:直。
有所念,为‘不直’也。

(总结:三十七道品)
(内外兼容) 十二部经都皆堕《三十七品经》中。
譬如:万川四流,皆归大海。
《三十七品经》为‘外’。
思惟,为‘内’。
思惟,生‘道’,故为:内。
道人行道,分别《三十七品经》,是为‘拜佛’也。
《三十七品经》亦堕‘世间’、亦堕‘道’。
讽经口说,是为:世间。
(次第随顺) 意‘念’,是为:应道。
持‘戒’,为:制身。
禅,为:散意。
行,从‘愿’
愿,亦从‘行’。
行‘道’所向,‘意’不离,‘意’至‘佛意’,不还也。
亦有:从‘次第行’得道;
亦有:不从‘次行’得道。
谓:
行‘四意止、断、神足;五根、五力、七觉、意八’行,是为:从次第。
畏‘世间恶’,身便一念,从是得道,是为:不从次第。
道人能得‘三十七品行’意,可不顺从‘数息、相随、止’也。
(总分并用) ‘身、口’七事,‘心、意、识’各有十事,故为:三十七品。
‘四意止、断、神足’属外。
‘五根、五力’属内。
‘七觉意、八行’得道也。
‘泥洹’有四十辈,谓:‘三十七品经’并‘三向’。
凡四十事,皆为:泥洹。
(问答) 问:‘数息’为‘泥洹’非?
报:数息、相随、鼻头止意,有所‘著’,不为‘泥洹’。
(问:)‘泥洹’为有不?
报:‘泥洹’为无有。但为‘苦灭’。一名‘意尽’。
难:‘泥洹’为灭?
报:但‘善恶灭’耳。
‘知行’者: 有时可行‘四意止’;
有时可行‘四意断’;
有时可行‘四神足’;
有时可行‘五根、五力、七觉意、八行’。
‘谛’者,为:知‘定、乱’。
定,为:知行。
乱,为‘不知行’也。
问:何以故,正有‘五根、五力、七觉意、八行’? 报:
人有五根,道有五根。
人有五力,道有五力。
人有七使,道有七觉意。
行有八直,应道八种。
随病说药,因缘相应。
眼受色、耳闻声、鼻向香、口欲味、身贪细滑,是为:五根。
何以故,名为:根?
已‘受’,当复‘生’,故名为:根。
不受‘色、声、香、味、细滑’,是为:力。
不堕‘七使’,为:觉意。
已‘八直’,为:应道行。
五根:坚意。
五力,为:不转意。
七觉,为:正意。
八行,为‘直意’也。
问:何等为善意?何等为道意? 报:
谓:‘四意止、断、神足’,五根,五力,是为:善意。
七觉、意八行,是为:道意。
有‘道善’。
有‘世间善’。
从‘四意止’至‘五根、五力’,是为:道善。
不‘淫、两舌、恶口、妄言、绮语、贪、瞋、痴’,是为:世间善。
(谛见、谛观、除罪、禅) ‘谛见’者,知‘万物皆当灭’,是为:谛见。
万物坏败,身当死,以‘不用’为‘忧’,是为:谛观。
意横、意走,便责对,得‘制’,是为:除罪。
诸来‘恶’,不受,为:禅。
(内外十二事) 一心内意‘十二’,事‘智慧’:
七为:数。八为:相随。
九为:止。十为:观。
十一为:还。十二为:净。
是为:内十二事。
外复‘十二事’:
一为:目。二为:色。
三为:耳。四为:声。
五为:鼻。六为:香。
七为:口。八为:味。
九为:身。十为:细滑。
十一为:意。十二为:受欲。
是为外十二事也。
‘术阇’者,为‘智’。 凡,有三智:
一者、知无数世‘父母、兄弟、妻子’。
二者、知无数世‘白黑、长短’,知他人‘心中所念’。
三者、毒,以断。
是为三也。
‘沙罗惰怠’者,为‘六通智’:
一为:神足。(即:神足通)
二为:彻听。(即:天耳通)
三为:知他人意。(即:他心通)
四为:知本所从来。(即:宿命通)
五为:知往生何所。(即:宿命通)
六为:知索漏尽。(即:漏尽通)
是为六也。(即:六神通)

(原文注:) 此经按经首序及见经文,似是书者之错经注不分,而连书者也。
义当节而注之,然往往多有不可分处,故不敢擅节,以遗后贤焉。

佛说大安般守意经(终)


(大正藏 第15册 No.0606 第0181页)
修行道地经(节选) 西晋三藏竺法护译
卷第五
数息品 第二十三(节选)

何谓‘修行、数息、守意,求于寂然’?
今当解说‘数息之法’。 何谓‘数息’?
何谓为‘安’?何谓为‘般’?
出息为‘安’,入息为‘般’。
随息出入,而无他念,是谓:数息出入。
何谓‘修行、数息、守意,能致寂然’? 数息、守意,有:
四事行,
无二瑕秽,
十六特胜。
于是颂曰: 其修行者欲求寂,当知安般出入息,
无有二瑕晓四事,当有奇特十六变。

何谓四事? 一谓:数息。
二谓:相随。
三谓:止观。
四谓:还净。
于是颂曰: 当以数息及相随,则观世间诸万物,
还净之行制其心,以四事宜而定意。

何谓二瑕? 数息或长、或短,是为二瑕。
捐是二事。
于是颂曰: 数息设长短,颠倒无次第,
是安般守意,弃捐无二瑕。

何谓十六特胜? (一)数息长则知,(二)息短亦知;
(三)息动身则知,(四)息和释即知;
(五)遭喜悦则知,(六)遇安则知;
(七)心所趣即知,(八)心柔顺则知;
(九)心所觉即知,(十)心欢喜则知;
(十一)心伏即知,(十二)心解脱即知;
(十三)见无常则知,(十四)若无欲则知;
(十五)观寂然即知,(十六)见道趣即知。
是为:数息十六特胜。
于是颂曰: 别知数息之长短,能了喘息动身时。
和解其行而定体,欢悦如是所更乐。
晓安则为六,志行号曰七。而令心和解,身行名曰八。
其意所觉了,因是得欢喜。制伏心令定,自在令顺行。
无常诸欲灭,当观此三事。知行之所趣,是十六特胜。

(‘四事’详解)
(一)何谓‘数息’? 若修行者坐于闲居、无人之处,
秉志不乱,数出入息,而使至十;
从一至二,设心乱者,当复更数一二;
至九,设心乱者,当复更数(至九);
是谓‘数息’。
行者如是,昼夜习数息,一月、一年,
至得十息,心不中乱。
于是颂曰: 自在不动譬如山,数出入息令至十,
昼夜月岁不懈止,修行如是守数息。
(二)‘数息’已定,当行‘相随’。 譬如:有人前行,有‘从’如影随行;
修行如是,随息出入,无他之念。
于是颂曰: 数息意定而自由,数息出入为修行,
其心相随而不乱,数息伏心谓相随。
(三)其修行者,已得‘相随’,尔时当‘观’。 如:牧牛者住在一面,遥视牛食;
行者若兹,从初‘数息’,至后究竟,悉当‘观察’。:
于是颂曰: 如牧牛者遥往察,群在泽上而护视,
持御数息亦如是,守意若彼是谓观。
(四)其修行者,已成于‘观’,当复‘还净’。 如:守门者坐于门上,观出入人,皆识知之;
行者如是,系心鼻头,当观数息,知其出入。
于是颂曰: 譬如守门者,坐观出入人,在一处不动,皆察知人数。
当一心数息,观其出入意,修行亦如是,数息立还净。

(‘二瑕’详解)
(一)何谓‘数长’? 适未有息,而预数之,
息未至鼻,而数言二,
是为‘数长’。
于是颂曰: 尚未有所应,而数出入息,
数一以为二,如是‘不成数’。
(二)何谓‘数短’? 二息为一。
于是颂曰: 其息以至鼻,再还至于脐,
以二息为一,是则为‘失数’。

(‘十六特胜’详解)
(一、二)何谓‘数息而知长’? 其修行者,从初数息,
随息迟疾,而观察之,视忖其趣;
知出入息,限度知之,是为‘息长’。
数‘息短’者,亦复如是。
于是颂曰: 数息长则知,息还亦如是;
省察设若此,是谓息长短。
(三)何谓‘数息动身则知’?悉观身中诸所喘息;入息亦如是。
(四)何谓‘数息身和释即知’? 初起息时,若身懈惰,而有睡盖,躯体沉重,
则除弃之,一心数息。
数息还入,亦复如是。
(五)何谓‘数息遭喜即知’?若数息时,欢喜所至;息入如是。
(六)何谓‘数息遇安即知’?初数息时,则得安隐;息入如是。
(七)何谓‘数息心所趣即知’?起数息想,观诸想念;入息如是。
(八)何谓‘心柔顺数息即知’?始起息想,分别想念而顺数息;息入亦尔。
(九)何谓‘心所觉了数息即知’?初起息想,识知诸观而数息;息入如是。
(十)何谓‘数息欢悦即知’?始数息时,若心不乐,劝勉令喜,以顺出息;入息如是。
(十一)何谓‘心伏出息即知’?心设不定,强伏令寂而以数息;入息如是。
(十二)何谓‘心解脱即知’?若使出息,意不肯解,化伏令度而数出息;入息如是。
(十三)何谓‘数息见无常即知’?见诸喘息,皆无有‘常’,是为出息;入息如是。
(十四)何谓‘出息无欲即知’?见息起灭,如是离欲,是为‘观离欲出息即知’;入息如是。
(十五)何谓‘观寂灭数息即知’?其息出时,观见‘灭尽’,是为‘观寂出息即知’;入息如是。
(十六)何谓‘见趣道数息即自知’? 见息出灭处,睹是以后,心即离尘,
以离无欲,弃于三处,志即解脱,将护此意。
是为‘数息’。
‘出息、入息’如是,为‘十六将胜’之说。

行者所以观出入息,用‘求寂’故,令心定住;
从其‘寂然’而获二事:
一者、凡夫。
二者、佛弟子。
何谓‘凡夫而求寂然’? (一)欲令心‘止住’,除‘五阴盖’。
(二)何故欲除‘诸盖之患’?欲获‘第一禅定’故。
(三)何故欲求‘第一之禅’?欲得‘五通’。

何谓‘佛弟子欲求寂然’? (一)所以求者,欲得‘温和’。
(二)何故求‘温和’?欲致‘顶法’。见‘五阴’空,悉皆非‘我所’,是谓‘顶法’。
(三)何故求‘顶法’?以见‘四谛’,顺向‘法忍’。
(四)何故‘顺求法忍’?欲得‘世间最上之法’。
(五)何故求‘世最上之法’?欲知‘诸法悉皆为苦’,因得分别三十七道品之法。
(六)何故欲知‘诸法之苦’?欲得‘第八之处’。
(七)何以故‘志第八之地’?其人欲致‘道迹’之故。

何谓‘凡夫数息因缘,得至寂然’?
(一、如何除‘五阴盖’) 心在数息,一意不乱,无有他念,
因是之故,从其‘数息’,得至‘寂然’,
从其方便,诸‘五阴盖’皆为消除。
(二、如何获‘第一禅定’) 尔时,其息设使出入,常与心俱,缘其想念;
入息如是。
若出入息观察所趣,是谓为:行。
心中欢喜,是谓:忻悦。
其可意者,是谓为:安。
心尊第一,而得自在,是为:定意。
始除‘五盖’,心中顺解;从是,离‘着’。
何谓:离‘着’?远于‘众想、爱欲、不善之法’行也!
如是念想,欢喜安隐,心得一定,除断五品。
具足五品,因其数息,缘致五德,得第一禅。
(三、如何得‘五通’) 已得第一禅,习行不舍,一禅适安,坚固不动,
欲求神通,志于:
(一)神足;
(二)天眼洞视;
(三)天耳彻听;
(四)知从来生;
(五)知他心念;
恣意自在。
譬如:金师以紫磨金,自在所作,璎珞、指环、臂钏、步瑶之属,如意皆成;
已得‘四禅自在’如是,此为‘五通’。

何谓‘佛弟子数出入息,而得寂然’?
(一、如何得‘暖法’) 其修行者,坐于寂静、无人之处,
敛心不散,闭口专精,观出入息:
息从鼻还,转至咽喉,遂到脐中,从脐还鼻。
当省察之,出息有异、入息不同,
令意随息,顺而出入,使心不乱,
因是数息,志‘定’,获‘寂’。
何谓‘温暖法’?
未具足善本,凡有九事: (一)有微柔和。
(二)下柔和。
(三)胜柔和。
(四)有中。
(五)有中中。
(六)有胜中。
(七)有上柔和。
(八)有中上。
(九)有上上柔和。
知彼‘微柔和、下柔和’,是谓‘温和’之善本也!
其‘中下、中中、中上’,是谓‘法顶’之善本也!
其‘下上、中上、上上’柔和,是谓为‘谛柔和法忍’。
‘上’中之‘上’,是谓‘俗间之尊法’也!
是‘九事善本’之义,故是‘俗事’,诸漏未尽。
(二、如何得‘顶法’) 修行若得‘温和’之行,执数息想,因此专念,
息若还者,意随其息,无他之念;
若息出者,知息往反;
心入‘佛、法’及在‘圣众、苦、习、尽、道’,如在‘温和’。
其心转胜,是谓:顶法。
若如:有人住高山上,观察四方,
或上山者、或有下者、或入圣道、或入凡夫地。
其修行者已得‘顶法’,入凡夫地,甚可忧之。
譬如山水,流行瀑疾,起曲横波; 有人欲渡,入水而泅,欲至彼岸,
回波制还,令在中流,既疲且极,
遂沈波水,没在其底;
其人心念‘定死不疑’,
岸边住人,代之忧戚。
修行如是,已得明师,夙夜觉悟,
结跏趺坐,粗衣恶食,坐于草褥,困苦其身;
作行如是,反为‘生死流波’所制、投于‘恩情’,
不能专一,没于‘终始众想流池’,安得‘道明’?
是故,行者当代忧愁。
譬如:导师多赍财宝, 历度旷野、险厄之路,
临欲到家,卒遇恶贼,
亡失财物,众人悒悒也!
当为修行,怀忧如是。
譬如:田家耕种五谷, 子实茂盛,临当刈顷,
卒有雹霜,伤杀谷实,
唯有遗草,其人忧愁。
修行如是,已得‘顶法’,入凡夫地,当为悒悒。
得‘顶法’已,而复堕落: 或遇恶友,念于‘爱欲’;
‘不净’为净、‘净’为不净,喜远游行,不得专精;
或遇长疾、或遇谷贵,饥匮困厄,不继糊口;
或念家事、父母、兄弟、妻息、亲属;
或坐‘不处愦闹’之中,已得‘顶法’、未成道果,
衰老将至,心遂迷惑,匆得困病,命垂向尽,
曾所笃信‘佛法、圣众、苦、习、尽、道’永不复信;
当习于‘定’,而反舍之;
当‘观’不观,精进更懈;
本所思‘法’,永不复起。
以是之故,从其‘顶法’而退堕落。
何谓‘顶法,而不退还’? 如曾所‘信’,日‘信’增益;
如本‘定’心,遂令不动,
所‘观’弗失,常察精进,转增于前,
所思念‘法’,专精不舍。
以是之故,不退‘顶法’。
(三、如何得‘忍法’) 修行如是,因其专精,而心想一,
各各思惟‘究竟之法’,初未曾动、不念新故,
如是即知: 出息有异、入息不同;
出入息异,令其心生;
见知如此,无所畏想。
是谓为:‘中中’之上,而得‘法忍’。
心无所想,而作是观: “前意、后意,未曾错乱,
分别察心,云何往反?”
是谓:‘上中’之下,柔顺法忍。
设使其心: 爱于专思,
志不移乱;
是谓:‘上中’柔顺之法。
(四、如何得‘世第一法’) 其‘忍’何所趣顺?
趣顺‘四谛’,如审‘谛’住,
(一)心以如是,遂至清净,是谓为:信。虽尔获此,未成‘信根’。
(二)以得是‘信’,身口心强,是谓:精进。尚未能成‘精进之根’。
(三)志向诸法,是谓:有心。未成‘念根’。
(四)以心一志,是谓:定意。未成‘定根’。
(五)其观诸法、分别厥义,是谓:智慧。未成‘慧根’。
计是五法,向于诸‘根’,未成‘道根’。
有念、有想,尚有‘所在’,
而见有绕,未成‘定意’;
是谓:‘上中’之上,世俗尊法。
(五、如何知‘诸法之苦’)
(四念处) 其修行者,当知了之:
(一)色‘起、灭’处。
(二)痛痒。
(三)法。
(四)意。
观‘起、灭’本,察其因缘‘过去、当来’;
行无愿定,随入‘脱门’,察‘生死’苦;
计斯‘五阴’即是忧患,无有狐疑。
尔时,则获:解苦法忍。
已见‘苦本’,便见‘慧眼’,除于‘十结’。
何谓为十? 一曰:贪身。
二曰:见神。
三曰:邪见。
四曰:犹豫。
五曰:失戒。
六曰:狐疑。
七曰:爱欲。
八曰:瞋恚。
九曰:贡高。
十曰:愚痴。
弃是‘十结’,已获此心,则向‘无漏’,入于‘正见’,
度凡夫地,住于圣道,
不犯‘地狱、畜生、饿鬼’之罪,终不横死,
会成‘道迹’、无愿三昧,而行‘正受’,已向‘脱门’。
(四正勤) (一)未起‘恶’法,则不复生,
(二)诸‘恶’,自尽;
(三)未起‘法’念,当使兴发,
(四)所兴‘善’法,令具足成。
心已如‘足’,随其所欲,是谓:自恣。
令志专一,是谓:自在定意。
(五善法) (一)从是次第‘信、念、精进、观察、护命’,是谓为:信。
(二)思惟其‘行’,是谓:自恣三昧。
(三)专精于道,而获‘神足’,假使修行‘身、口、心’强,是谓:精进定意之法。
(四)志专心识,是谓:意定。
(五)欲入道义,是谓:察诫定意。
(五善根) (根一)以是之缘,致‘四神足’,已获‘神足’,是谓:信根。
(根二)身心坚固,谓:精进根。
(根三)所可思法,是为:意根。
(根四)其心专一,是谓:定根。
(根五)能分别法,而知所趣,是谓:智慧根。
以是之故,具足‘五根’。
(五力) 其‘信’温和,是谓:(一)信力。
(二)精进力、(三)意力、(四)寂意力、(五)智慧力,亦复如是。
(七觉意) (一)成就五力,能及诸法,则:心觉意。
(二)分别诸法,是谓:精求诸法觉意。
(三)身心坚固,是谓:精进觉意。
(四)心怀喜踊,得如所欲,是谓:忻悦觉意。
(五)身意相依,信柔不乱,是谓:信觉意。
(六)其心一寂,是谓:定觉意。
(七)其心见灭‘淫、怒、痴’垢,所志如愿,是:护觉意。
以是之故,七觉意成。
(八正道) 设使:别观‘诸法之义’,是谓:正见。
诸所思惟,无邪之愿,是为:正念。
身意坚固,是为:正方便。
心向经义,是为:正意。
其心专一,是为:正定。
身意造业,是三悉净,尔乃得成‘八正道’行。
(止观双运) 此‘八正道’中:
正见、正念、正方便,计是三事属‘观’。
其‘正意、正定’是二事,则属‘寂然’。
是‘观、寂’二,如两马驾一车乘行。
若‘(第一)无漏心’,不专一法,遍入‘三十七品’之法,
以是具足此‘三十七’法,便解知‘苦’。
如是之比,即得:第二无漏之心。
尔时思惟: “如今欲界‘五阴’有苦,
色界、无色界,同然无异。”
是谓:知‘苦’,随‘忍’之,‘慧’则成就,建:第三无漏之心。
(六、如何得‘第八之处’) 已得是‘行’,用见‘苦’故,
除‘十八结’已,过‘色界’,超‘无色界’,
顺宜‘慧’者,即得:第四无漏之心。
已获‘四无漏心’,便度三界。
勤苦之瑕,即自了之: “吾已度患,无有众恼,为得‘度苦’。”
则自思惟: “‘苦’本何由?
‘恩爱’之本,而生‘着’网,
从久已来,习此‘恩爱’,遭患于今,
永拔‘爱根’,则无众‘恼’。
已离‘恩爱’,欣乐可意,何从而有?”
是谓‘解习断除法忍’,是为:第五无漏之心。
除于欲界诸所‘习着’,则捐‘七结’,
便为知‘拔欲界诸患’,是谓:第六无漏之心。
修行自念: “色界之本,本从何兴?
谛观其元,从'欲'而起。”
乐出‘恩爱’,可意而悦,是为:第七无漏之心。
以有此‘行’,度于‘色界’,
其‘无色界’十二诸‘结心’随习‘慧’,是为:第八无漏之心。
是谓:八义,佛之初子。
(七、如何致‘道迹’)
尔时心念: “吾见三界,以除‘苦习’,
于‘欲’无爱,是谓:安隐。”
则乐‘寂灭’,可意甘之,
是为‘灭尽法慧之忍’,斯为:第九无漏之心。
已获此义,见‘本’灭尽,
于‘欲界’除‘七结’之缚,是为:第十无漏之心。
则自念言: “若不着‘色、及无色界’,
此谓为:寂。”
是为:第十一无漏之心。
则除十二诸‘结’之‘疑’。
已度此患,即得‘灭尽之慧’,是为:第十二无漏之心。
尔时自念: “得未曾有!
如佛、世尊‘解法’乃尔!”
因斯‘道义’,知‘欲界’苦,则弃捐之。
‘知’从‘习’生,则离于‘习’,得至‘尽灭’,
因此得‘入法慧道忍’,是为:第十三无漏之心。
尔时,以‘道’睹于‘欲界’,则弃‘八结’。
去‘是’然后,会当获此兴隆‘法慧’,是为:第十四无漏之心。
应时,心念: “得未曾有!”
以是‘道行’,解于‘色界、无色’之苦,
而除诸‘习’,证于‘尽灭’,是为:第十五无漏之心。
‘道’从其志,除‘十二结’,
于‘色、无色界’除是‘结’已,则兴‘道慧’,是为:第十六无漏之心。
应时,除尽‘八十八诸结’,当去‘十想结’。
所以者何?
如:从江河取一渧之水,究竟‘道义’如江河水,其余‘未除’如一渧水。
即成‘道迹’,会至圣贤。
七反生天、七反人间,永尽苦本。
其修行者,以是之比: 拔众恼根,断生死流,心则欣悦;
已度三涂,不犯五逆,离于异道;
遇其所知,不从‘外道’悕望荣冀;
众祐之德,不更终始;
七反之患,未曾犯戒;
见无数明,昼夜欢喜。
譬如:有人避饥馑地,至丰贱国,
脱险得安,系狱得出,如病除愈,心怀喜踊。
修行如是,因‘安般守意’,则得‘寂灭’,
欲求‘寂然’,习行如是。
于是颂曰: 觉了睡眠重懈怠,分别身中息出时,
修行息入念还得,是谓身息成其行。

数息品 第二十三(节选)(终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