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大正藏 第15册 No.0614 第0269页)

坐禅三昧经
姚秦三藏鸠摩罗什译

坐禅三昧经卷上
(劝学 偈颂)
(法无有常者,一心观莫乱) 导师说难遇,闻者喜亦难。大人所乐听,小人所恶闻。
众生可愍伤,坠老死险路。野人恩爱奴,处畏痴不惧。
世界若大小,法无有常者。一切不久留,暂现如电光。
是身属老死,众病之所归。薄皮覆不净,愚惑为所欺。
汝常为老贼,吞灭盛壮色。如华鬘枯朽,毁败无所直。
顶生王功德,共释天王坐,报利福弘多,今日悉安在?
此王天人中,欲乐具为最。死时极苦痛,以此可悟意:
诸欲初软乐,后皆成大苦。亦如怨初善,灭族祸在后。
是身为秽器,九孔常流恶。亦如那利疮,绝治于医药。
骨车力甚少,筋脉缠识转。汝以为妙乘,忍着无羞耻。
死人所聚处,委弃满塳间。生时所保惜,死则皆弃捐。
常当念如是,一心观莫乱。破痴倒黑暝,执炬以明观。
(死贼不待时,悉应求涅槃) 若舍四念止,心无恶不造。如象逸无钩,终不顺调道。
今日营此业,明日造彼事。乐着不观苦,不觉死贼至。
匆匆为己务,他事亦不闲。死贼不待时,至则无脱缘。
如鹿渴赴泉,已饮方向水。猎师无慈惠,不听饮竟杀。
痴人亦如是,勤修诸事务,死至不待时,谁当为汝护?
人心期富贵,五欲情未满。诸大国王辈,无得免此患。
仙人持咒箭,亦不免死生。无常大象蹈,蚁蛭与地同。
且置一切人,诸佛正真觉。越度生死流,亦复不常在。
以是故当知,汝所可爱乐,悉应早舍离,一心求涅槃。
(一心莫放逸,能破汝疑结) 后舍身死时,谁当证知我?复得遇法宝,及以不遇者。
久久佛日出,破大无明暝。以放诸光明,示人道非道。
我从何所来?从何处而生?何处得解脱?此疑谁当明?
佛圣一切智,久违乃出世。一心莫放逸,能破汝疑结。
彼不乐实利,好着弊恶心。汝为众生长,当求实法相。
谁能知死时,所趣从何道?譬如风中灯,不知灭时节。
(离苦得解脱,当宜勤精进) 至道法不难,大圣指事说。说智及智处,此二不假外。
汝若不放逸,一心常行道,不久得涅槃,第一常乐处。
利智亲善人,尽心敬佛法,厌秽不净身,离苦得解脱。
闲静修寂志,结跏坐林间。捡心不放逸,悟意觉诸缘。
若不厌有中,安睡不自悟。不念世非常,可畏而不惧。
烦恼深无底,生死海无边,度苦舡未办,安得乐睡眠?
是以当觉悟,莫以睡覆心。于四供养中,知量知止足。
大怖俱未免,当宜勤精进。一切苦至时,悔恨无所及。
(勿为贪味故,而自致毁败) 衲衣树下坐,如所应得食。勿为贪味故,而自致毁败。
食过知味处,美恶都无异。爱好生忧苦,是以莫造爱。
行业世界中,美恶无不更。一切已具受,当以是自抑。
若在畜兽中,唌草为具味。地狱吞铁丸,燃热剧迸铁。
若在薜荔中,脓吐火粪屎。涕唾诸不净,以此为上味。
若在天宫殿,七宝宫观中,天食苏陀味,天女以娱心。
人中务贵处,七馔备众味,一切曾所更,今复何以爱?
往返世界中,厌更苦乐事,虽未得涅槃,当勤求此利。
(分辩持戒及淫嗔痴相)
学禅之人初至师所,师应问言: “汝持戒净不?非重罪恶邪不?”
若言"五众戒净,无重罪恶邪”,次教道法。
若言“破戒”,应重问言: “汝破何戒?”
若言“重戒”,师言: “如人被截耳鼻,不须照镜。
汝且还去,精勤诵经,劝化作福。
可种后世道法因缘,此生永弃。
譬如枯树,虽加溉灌,不生华叶及其果实。”
若“破余戒”,是时应教如法忏悔。
若“已清净”,师若得天眼、他心智,即为随病说趣道之法。
若未得通应当观相,或复问之: “三毒之中,何者偏重?
淫欲多耶?瞋恚多耶?愚痴多耶?”
云何观相?
若多淫相: 为人轻便、多畜妻妾、多语多信。
颜色和悦,言语便易。少于瞋恨,亦少愁忧。
多能技术,好闻多识。爱著文颂,善能谈论,能察人情。
多诸畏怖,心在房室,好着薄衣。
渴欲女色,爱着卧具,服饰香华。
心多柔软,能有怜愍。美于言语,好修福业,意乐生天。
处众无难,别人好丑,信任妇女。欲火炽盛,心多悔变。
喜自庄饰,好观彩画。悭惜己物,侥幸他财。
好结亲友,不喜独处。乐着所止,随逐流俗。
乍惊乍惧,志如猕猴。所见浅近,作事无虑。
轻志所为,趣得适意,喜啼喜哭。
身体细软,不堪寒苦。易阻易悦,不能忍事。
少得大喜,少失大忧,自发伏匿。
身温汗臭,薄肤细发,多皱多白。
剪爪治须,白齿趣行,喜洁净衣。
学不专一,好游林苑。多情多求,意着常见。
附近有德,先意问讯。喜用他语,强颜耐辱。
闻事速解,所为事业,分别好丑。
愍伤苦厄,自大好胜,不受侵[夌欠]。
喜行施惠,接引善人。得美饮食,与人共之,不存近细。
志在远大,眼着色欲,事不究竟,无有远虑。
知世方俗,观察颜色,逆探人心。美言辩慧,结友不固。
头发稀疏,少于睡眠。坐卧行立,不失容仪。
所有财物,能速救急。寻后悔惜,受义疾得。
寻复喜忘,惜于举动。难自改变,难得离欲,作罪轻微。
如是种种,是淫欲相。
瞋恚人相: 多于忧恼,卒暴怀忿,身口粗䵃。能忍众苦,触事不可。
多愁少欢,能作大恶。无怜愍心,喜为斗讼。颜貌毁悴,皱眉眄睐。
难语难悦,难事难可。其心如疮,而宣人阙。义论强梁,不可折伏。
难可倾动,难亲难沮。含毒难吐,受诵不失。多能多巧,心不懒堕。
造事疾速,持望不语。意深难知,受恩能报。有能聚众,自伏事人。
不可沮败,能究竟事。难可干乱,少所畏难。
譬如师子,不可屈伏。一向不回,直造直进。
忆念不忘,多虑思惟,诵习忆持。能多施与,小利不回。
为师利根,离欲独处,少于淫欲。心常怀胜,爱着断见。
眼常恶视,真实言语,说事分了。少于亲友,为事坚着。
坚忆不忘,多于筋力。肩胸姝大,广额齐发。
心坚难伏,疾得难忘。能自离欲,喜作重罪。
如是种种,是瞋恚相。
愚痴人相: 多疑多悔,懒堕无见。自满难屈,憍慢难受。可信不信,非信而信。
不知恭敬,处处信向。多师轻躁,无羞搪突。作事无虑,反教浑戾。
不择亲友,不自修饰。好师异道,不别善恶。难受易忘,钝根懈怠。
诃谤行施,心无怜愍。破坏法桥,触事不了。瞋目不视,无有智巧。
多求悕望,多疑少信。憎恶好人,破罪福报。
不别善言,不能解过。不受诲喻,亲离憎怨。不知礼节,喜作恶口。
须发爪长,齿衣多垢。为人驱役,畏处不畏。
乐处而忧,忧处而喜。悲处反笑,笑处反悲。
牵而后随,能忍苦事。不别诸味,难得离欲,为罪深重。
如是种种,是愚痴相。
第一治贪欲法门(不净观)
淫欲多人,习‘不净观’: 从足至发,不净充满。
发毛爪齿、薄皮厚皮、血肉筋脉、骨髓肝肺、
心脾肾胃、大肠小肠、屎尿洟唾、汗泪垢坋、
脓脑胞胆、水微肤、脂肪脑膜,
身中如是种种不净。
复次,不净渐者,观:青瘀膀胀、破烂血流、
涂漫臭脓、啖食不尽、骨散烧焦。
是谓:不净观。
复次,多淫人有七种爱: (一)或着好色。
(二)或着端正。
(三)或着仪容。
(四)或着音声。
(五)或着细滑。
(六)或着众生。
(七)或都爱着。
(对治‘七种爱’之观法:) (一)若着好色当习青瘀观法。黄赤不净色等亦复如是。
(二)若着端正,当习‘膀胀身散’观法。
(三)若着仪容,当观‘新死血流涂骨’观法。
(四)若着音声,当习‘咽塞命断’观法。
(五)若着细滑,当习‘骨见’及‘干枯病’观法。
(六)若爱众生,当习六种观。
(七)若都爱着,一切遍观。
或时作种种,更作异观。
是名:不净观。
问曰:“若身不净,如臭腐尸者,何从生着?” (答曰:)“若着‘净身’,‘臭腐烂身’亦当应着。
若不着‘臭身’,‘净身’亦应不着。
二身等故,若求二,实‘净’俱不可得。
人心狂惑,为颠倒所覆,‘非净’计‘净’。
若‘倒心’破,便得实相法观,便知‘不净’虚诳不真。
复次‘死尸’无火、无命、无识、无有诸根。人谛知之,心不生着。
以‘身’有暖、有命、有识、诸根完具。心倒惑着。
复次‘心着色’时,谓以为‘净’。
‘爱着心’息,即知‘不净’。
若是实净,应当常净。而今不然。
如狗食粪,谓之为净。以人观之,甚为不净。
是身内外,无一净处。
若着‘身外’:身外薄皮,举身取之,才得如㮈,是亦不净。
何况‘身内’三十六物?
复次,推身因缘,种种不净:
父母精血,不净合成。既得为身,常出不净;
衣服床褥,亦臭不净;何况死处?
以是当知:生死内外,都是不净。”(原文注:此下经本至二门初)
复次,观亦有三品: (一)或初习行。
(二)或已习行。
(三)或久习行。
(一)若初习行,当教言: 作破皮想。
除却不净,当观赤骨人。
系意观行,不令外念。
外念诸缘,摄念令还。
(二)若已习行,当教言: 想却皮肉。
尽观头骨,不令外念。
外念诸缘,摄念令还。
(三)若久习行,当教言: 身中一寸,心却皮肉。
系意五处:顶、额、眉间、鼻端、心处。
如是五处,住意观骨,不令外念。
外念诸缘,摄念令还。
常念观心,心出制持。 若心疲极,住念所缘,舍外守住。
譬如:猕猴被系在柱,极乃住息。
所缘如柱,念如绳锁,心喻猕猴。
亦如:乳母常观婴儿,不令堕落。
行者观心,亦复如是。渐渐制心,令住缘处。
若心久住,是应禅法。
若得禅定,即有三相: (一)身体和悦,柔软轻便。
(二)白骨流光,犹如白珂。
(三)心得静住。
是为观净,是时便得‘色界中心’。
是名:初学禅法,得色界心。
心应禅法,即是色界法。
心得此法:(三相自知) (一者,)身在欲界,四大极大柔软快乐,色泽净洁,光润和悦。谓:悦乐。
二者,向者骨观,白骨相中,光明遍照,净白色。
三者,心住一处,是名:净观。除肉观骨,故名:净观。
如上三相,皆自知之,他所不见。
上三品者:(发意、身修、身学) 初习行,先未发意。
已习行,三四身修。
久习行,百年身学。

第二治瞋恚法门(慈心观)
若瞋恚偏多,当学三种慈心法门: (一)或初习行。
(二)或已习行。
(三)或久习行。
(一)若初习行者,当教言: 慈及亲爱。
云何‘亲’?及愿与‘亲’乐?
行者若得种种身心快乐:寒时得衣、热时得凉、
饥渴得饮食、贫贱得富贵、行极时得止息,
如是种种‘乐’,愿‘亲爱’得,
系心在慈,不令异念。
异念诸缘,摄之令还。
(二)若已习行,当教言: 慈及中人。
云何及‘中人’而与乐?
行者若得种种‘身心快乐’、愿‘中人’得,
系心在慈,不令异念。
异念诸缘,摄之令还。
(三)若久习行,当教言: 慈及怨憎。
云何及‘彼’而与其乐?
行者若得种种‘身心快乐’,愿‘怨憎’得,得与亲同。
同得一心,心大清净。
亲中怨等,广及世界。无量众生,皆令得乐。
周遍十方,靡不同等,大心清净。
见十方众生,皆如自见。
在心目前,了了见之,受得快乐。
是时即得:慈心三昧。
问曰: “亲爱中人,愿令得乐。
怨憎恶人,云何怜愍复愿与乐?”
答曰: “应与彼乐。所以者何?
其人更有种种好、清净法因。
我今云何岂可‘以一怨故,而没其善’?
复次,思惟:是人过去世时,或是我亲善。
岂以今瞋,更生怨恶?我当忍彼,是我善利。
又念:行法仁德,含弘慈力无量,此不可失。
复思惟言:若无怨憎,何因生忍?
生忍由怨,怨则我之亲善。
复次,‘瞋报’最重众恶中‘上’,无有过是。
以瞋加物,其毒难制。虽欲烧他,实是自害。
复自念言:外被法服,内习忍行,是谓:沙门。
岂可恶声纵此、变色憋心?
复次,五受阴者,众苦林薮、受恶之的。
苦恼恶来,何由可免?
如刺刺身,苦刺无量。众怨甚多,不可得除。
当自守护,着忍革屣。”
如佛言曰: “以瞋报瞋,瞋还着之。瞋恚不报,能破大军。
能不瞋恚,是大人法。小人瞋恚,难动如山。
瞋为重毒,多所残害。不得害彼,自害乃灭。
瞋为大瞑,有目无睹。瞋为尘垢,染污净心。
如是瞋恚,当急除灭。毒蛇在室,不除害人。
如是种种,瞋毒无量。常习慈心,除灭瞋恚。
是为:慈三昧门。”

第三治愚痴法门(因缘观)
若愚痴偏多,当学三种思惟法门: (一)或初习行。
(二)或已习行。
(三)或久习行。
(一)若初习行,当教言: 生缘老死,无明缘行。
如是思惟,不令外念。
外念诸缘摄之令还。
(二)若已习行,当教言: 行缘识,识缘名色。名色缘六入,六入缘触。
触缘受,受缘爱。爱缘取,取缘有。
如是思惟,不令外念。
外念诸缘,摄之令还。
(三)若久习行,当教言: 无明缘行,行缘识。识缘名色。
名色缘六入,六入缘触。
触缘受。受缘爱,爱缘取。
取缘有,有缘生。生缘老死。
如是思惟,不令外念。
外念诸缘,摄之令还。
问曰: “一切智人是有明,一切余人是无明。
是中云何‘无明’?”
答曰: “‘无明’名:一切不知。
此中‘无明’能造后世‘有’。
有者,无。无者,有。
弃诸善,取诸恶。破实相,着虚妄。”
如‘无明相品’中说: 不明白益法,不知道德业,而作结使因,如火钻燧生。
恶法而心着,远弃于善法,夺众生明贼,去来明亦劫。
常乐我净想,计于五阴中,苦习尽道法,亦复不能知。
种种恼险道,盲人入中行,烦恼故业集,业故苦流回。
不应取而取,应取而反弃,驰闇逐非道,蹴株而躄地。
有目而无慧,其喻亦如是。是因缘灭故,智明如日出。
第四治思觉法门(数息观) 若思觉偏多,当习阿那般那三昧法门。
有三种学人: (一)或初习行。
(二)或已习行。
(三)或久习行。
(一)若初习行,当教言: 一心念数‘入息、出息’。
若长、若短,数一至十。
(二)若已习行,当教言: 数一至十,随息入出。
念与息俱止‘心’一处。
(三)若久习行,当教言: 数、随、止、观、转观、清净。
阿那般那三昧,六种门十六分。
(问曰:)“云何为数?”
(答曰:) 一心念入息。
入息至竟,数一。出息至竟,数二。
若未竟而数,为非数。
若数二至九而误,更从一数起。
譬如算人:一一为二,二二为四,三三为九。
问曰:“何以故,数?”
答曰: “无常观易得故,亦断诸思觉故,得一心故。
‘身、心’生灭无常,相似、相续、难见。
‘入息、出息’生灭无常,易知、易见故。
复次,心系在‘数’,断诸思诸觉。”
(六思觉:欲、恚、恼、亲里、国土、不死)
(六种)思觉者: (一)欲思觉。
(二)恚思觉。
(三)恼思觉。
(四)亲里思觉。
(五)国土思觉。
(六)不死思觉。
(六思觉修行次第) 欲求净心入正道者,
先当除却三种粗思觉,次除三种细思觉。
除六觉已,当得一切清净法。
譬如采金人:先除粗石砂,然后除细石砂,次第得细金砂。
问曰:“云何为粗病?云何为细病?” 答曰:“欲、瞋、恼觉是三名粗病。
亲里、国土及不死觉是三名细病。
除此觉已,得一切清净法。”
问曰:(云何能除?) “未得道者,结使未断,
六思觉强从心生乱。
云何能除?”
答曰:“心厌世间,正观能遮,而未能拔。
后得无漏道,能拔结使根本。”
(一问曰:云何灭欲觉?)何谓正观? (答偈:)
见多欲人求欲苦,得之守护是亦苦。失之忧恼亦大苦,心得欲时无满苦。
欲无常空忧恼因,众共有此当觉弃。
譬如毒蛇入人室,不急除之害必至。不定不实不贵重,种种欲求颠倒乐。
如六神通阿罗汉,教诲欲觉弟子言:
汝不破戒戒清净,不共女人同室宿。欲结毒蛇满心室,缠绵爱喜不相离。
既知身戒不可毁,汝心常共欲火宿,汝是出家求道人,何缘纵心乃如是?
父母生养长育汝,宗亲恩爱共成就,咸皆涕泣恋惜汝,汝能舍离不顾念?
而心常在欲觉中,共欲嬉戏无厌心,常乐欲火共一处,欢喜爱乐不暂离?
如是种种呵欲觉、如是种种正观除欲觉。
(二)问曰:“云何灭瞋恚觉?” (答偈:)
从胎中来生常苦,是中众生莫瞋恼。
若念瞋恼慈悲灭,慈悲瞋恼不相比。汝念慈悲瞋恼灭,譬如明闇不同处。
若持净戒念瞋恚,是人自毁破法利。譬如诸象入水浴,复以泥土涂坌身。
一切常有老病死,种种鞭笞百千苦。云何善人念众生,而复加益以瞋恼?
若起瞋恚欲害彼,未及前人先自烧。是故常念行慈悲,瞋恼恶念内不生。
若人常念行善法,是心常习佛所念。是故不应念不善,常念善法欢乐心。
今世得乐后亦然,得道常乐是涅槃。若心积聚不善觉,自失己利并害他。
是谓不善彼我失,他有净心亦复没。譬如阿兰若道人,举手哭言贼劫我。
有人问言谁劫汝?答言财贼我不畏,我不聚财求世利,谁有财贼能侵我?
我集善根诸法宝,觉观贼来破我利。财贼可避多藏处,劫善贼来无处避。
如是种种呵瞋恚,如是种种正观除瞋恚觉。
(三)问曰:“云何除恼觉?” (答偈:)
答曰众生百千种,诸病更互恒来恼。死贼捕伺常欲杀,无量众苦自沉没。
云何善人复加恼、谗谤谋害无慈仁?未及伤彼被殃身。
俗人起恼是可恕,此事世法恶业因,亦不自言我修善。
求清净道出家人,而生瞋恚怀嫉心,清冷云中放毒火,当知此恶罪极深。
阿兰若人兴嫉妒,有阿罗汉他心智,教诫苦责汝何愚?嫉妒自破功德本。
若求供养当自集,诸功德本庄严身。
若不持戒禅多闻,虚假染衣坏法身。实是乞儿弊恶人,云何求供养利身?
饥渴寒热百千苦,众生常困此诸恼。身心苦厄无穷尽,云何善人加诸恼?
譬如病疮以针刺,亦如狱囚考未决,苦厄缠身众恼集,云何慈悲更令剧?
如是种种呵恼觉,如是种种正观除恼觉。
(四)问曰:“云何除亲里觉?” 答曰:“应如是念:
世界生死中,自业缘牵。何者是亲?何者非亲?
但以愚痴故,横生着心,计为我亲。
过去世,非亲为亲。
未来世,非亲为亲。
今世是亲,过去非亲。
譬如鸟栖:暮集一树,晨飞,各随缘去。
家属亲里,亦复如是。生世界中,各各自异心。
缘会故亲,缘散故疏,无有定实。
因缘果报,共相亲近。
譬如干沙:缘手团握,缘捉故合,缘放故散。
父母养子,老当得报。子蒙怀抱养育,故应报。
若顺其意,则亲。
若逆其意,是贼。
有亲不能益而反害,
有非亲无损而大益。
人以因缘故而生爱,
爱因缘故而更断。
譬如画师:作妇女像,还自爱着。
此亦如是。自生染着,染著于外。
过去世中,汝有亲里。今世于汝,复何所作?
汝亦不能益过去亲,过去亲不益汝。
两不相益,空念之为,是亲非亲。
世界中,不定无边。
如阿罗汉教新出家恋亲弟子言:‘如恶人吐食,更欲还啖。’
汝亦如是。汝已得出家,何以还欲爱着?
是剃发染衣,是解脱相。
汝着亲里,不得解脱,还为爱所系。
三界无常,流转不定,若亲非亲。
虽今亲里,久久则灭。
如是十方众生回转,亲里无定,是非我亲。
人欲死时,无心、无识。直视不转,闭气命绝,如堕闇坑。
是时亲里家属安在?
若初生时,先世非亲,今强和合作亲;若当死时,复非亲。
如是思惟,不当着亲。
如人儿死:一时三处父母俱时啼哭,诳天上、父母、妻子。
人中亦为诳,龙中父母亦为诳。
如是种种正观,除亲里觉。”
(五)问曰:“云何除国土觉?” 答曰:“行者若念:是国土丰乐安隐,多诸好人。
恒为‘国土觉’绳所牵,将去罪处。
觉心如是。若有智人,不应念着。
何以故?
国土种种过罪所烧、时节转故;
亦有饥饿、身疲极故;一切国土‘无常’安者。
复次,‘老病死苦’无国不有。
从是间‘身苦’去得彼处‘身苦’,一切国土去无不苦。
假有国土安隐丰乐、而有结恼心生苦患,是‘非好国土’。
能除杂恶国土、能薄结使、令心不恼,是谓‘好国土’。
一切众生有二种苦:身苦、心苦。常有苦恼。
无有国土无此二恼。
复次,有国土大寒,有国土大热,有国土饥饿,
有国土多病,有国土多贼,有国土王法不理。
如是种种国土之恶,心不应着。
如是正观除国土觉。”
(六)问曰:“云何除不死觉?” 答曰:“应教行者:
若好家生、若种族子、才技力势胜人,一切莫念。
何以故?
一切死时,不观老少贵贱、才技力势。
是身、是一切忧恼、诸因缘,
因自见少,多寿,若得安隐,是为痴人。
何以故?
是谓:忧恼因‘依是四大’。
四大造色,如四毒蛇,共不相应。谁得安隐者?
出息期入?是不可信。
复次,人睡时,欲期必觉?是事难信。
受胎至老死,事恒来。求死时节,言常不死,云何可信?
譬如杀贼:拔刀注箭,常求杀人,无怜愍心。
人生世间,死力最大。一切无胜‘死力强’者。
若过去世‘第一妙人’无能脱此死者,现在亦无‘大智人’能胜死者。
亦非‘软语求’、非‘巧言诳’可得避脱。亦非‘持戒精进’能却此死。
以是故,当知:人常危脆,不可怙恃。
莫信计‘常’,我寿久活。
是诸死贼,常将人去。不付老竟,然后当杀。
如阿罗汉教诸觉所恼弟子言:‘汝何以不知厌世入道?何以作此觉?’
有人未生便死、有生时死者。
有乳餔时、有断乳时、有小儿时、有盛壮时、有老时。
一切时中,间死法界。
譬如树华,华时便堕、有果时堕、有未熟时堕。
是故当知:勤力精进、求安隐道,大力贼共住,不可信。
此贼如虎,巧覆藏身。如是死贼,常求杀人。
世界所有,空如水泡。云何当言‘待时入道?’
何谁能证言‘汝必老,可得行道?’
譬如:险岸大树,上有大风,下有大水,崩其根土。
谁当信‘此树得久住’者?人命亦如是,少时不可信。
父如谷子,母如好田。先世因缘,罪福如雨泽。
众生如谷,生死如收刈。
种种诸天子、人王智德。如天王佐天,斗破诸阿须伦军。
种种受乐,极高大明,还没在黑闇。
以是故,莫信命活、言‘我今日当作此,明后当作是。’
如是正观种种除不死觉。”
(六妙门:数、随、止、观、转观、清净)
(数法) 如是,先除粗思觉,却后除细思觉。
心清净生,得正道,一切结使尽。
从是得安隐处,是谓‘出家果’,心得自在。
三业第一清净,不复受胎。
读种种经多闻,是时得报果。
如是得时,不空破魔王军,便得第一勇猛名称。
世界中,烦恼将去,是不名‘健’。
能破烦恼贼、灭三毒火、凉乐清净,涅槃林中,安隐高枕。
种种禅定、根力、七觉,清风四起。
顾念众生没三毒海,德妙力如是。乃名为‘健’。
如是等散心,当念阿那般那、学六种法,断诸思觉。
以是故,念数息。
(随法)问曰: “若余不净,念佛、四等观中,亦得断思觉。何以故?”
答曰:“余观法宽、难失故。‘数息法’急易转故。
譬如放牛:以牛难失故,守之少事。
如:放猕猴易失故,守之多事。此亦如是。
数息,心数,不得少时他念。少时他念则失数。
以是故,初断思觉应‘数息’。
已得‘数法’,当行‘随法’断诸思觉。
入息至竟,当随,莫数一。
出息至竟,当随,莫数二。
譬如负债人:债主随逐,初不舍离。
如是思惟:是入息、是还出、更有异。
(是)出息、是还入、更有异。
是时,知:入息异、出息异。
何以故?
出息暖,入息冷。”
(止法)问曰: “入出息是一息。何以故?出息还更入故。
譬如:含水,水暖。吐水,水冷。
冷者还暖,暖者还冷故。”
答曰:“不尔。
内心动,故有息出。出已即灭。
鼻口引外,则有息入。入故息灭。
亦无将出,亦无将入。
复次,少、壮、老人:少者入息长,壮者入出息等,老者出息长。
是故,非一息。
复次,脐边风发,相似、相续。
息出至口鼻边,出已便灭。譬如[夢-夕+棐]囊中风,开时即灭。
若以口鼻因缘引之,则风入。是从新因缘边生。譬如扇:众缘合故,则有风。
是时,知‘入出息’因缘而有,虚诳不真,生灭无常。
如是思惟:出息‘从口鼻因缘’引之而有,入息因缘‘心动’令生。
而惑者不知,以为我息‘息’者是风、与外风无异。
‘地、水、火、空’亦复如是。是五大因缘合故,生‘识’。
‘识’亦如是,非我有也。‘五阴、十二入、十八持’亦复如是。
如是知之:逐‘息入、息出’是以名:随。
已得‘随法’,当行‘止法’。
‘止法’者:‘数、随心’极,住意‘风门’,念‘入、出息’。”
(观法)问曰: “何以故,止?”
答曰:“断诸思觉故、心不散故。
数随息时,心不定、心多剧故。
止则心闲、少事故。
心住一处故,念息出入。
譬如守门人:门边住,观人入出。止心亦尔。
知息出时,从脐、心、胸、咽至口鼻。
息入时,从口鼻、咽、胸、心至脐。
如是系心一处,是名为:止。
复次,心止法中,住‘观’。
入息时‘五阴’生、灭、异。
出息时‘五阴’生、灭、异。
如是‘心乱’便除却。
一心思惟,令‘观’增长。是名为:观法。
(转观法) 舍‘风门住’,离‘粗观法’。
离‘粗观法’,知‘息’无常。此名:转观。
观‘五阴无’常,亦念‘入息、出息’生灭无常。
见‘初头息’无所从来,次观‘后息’亦无迹处,
因缘合,故有。
因缘散,故无。
是名:转观法。
(清净法) 除灭五盖、及诸烦恼。
(编者注:五盖:贪欲、嗔恚、睡眠、掉举、散乱)
虽先得‘止、观’,烦恼不净,心杂。
今此‘净法心’独得清净。
复次,前‘观异学’相似‘行道,念息入出’。
今‘无漏道’相似‘行善,有漏道’。是谓:清净。
复次,初观‘身念’止分,渐渐一切‘身念’止。
次行‘痛心念’止。是中,非清净,‘无漏道’远故。
今法‘念止’中,观十六行,念入出息,
得:暖法、顶法、忍法、世间第一法、苦法忍、乃至无学尽智。是名:清净。
(十六特胜)
(一知息入,二知息出,三知息长短) 是十六分中,初‘入息分’六种安那般那行。‘出息分’亦如是。
一心念‘息入出’若长、若短。
譬如:人怖、走上山、若担负重、若上气;如是比,是息短。
若人极时,得安息欢喜;又如得利、从狱中出;如是为:息长。
一切‘息’随二处:若长、若短处。
是故言:息长、息短。
是中亦行‘安那般那’六事。
(四知息遍身) 念诸息遍身,亦念息出入。
悉观身中诸‘出息、入息’,
觉知遍至身中,乃至足指,遍诸毛孔,如水入沙。
息出觉知,从足至发遍诸毛孔,亦如水入沙。
譬如:[夢-夕+棐]囊入出皆满。口鼻风入出亦尔。
观身周遍,见风行处。如藕根孔,亦如鱼网。
(五除诸身行) 复(次),心非‘独口鼻观息入出’,
一切毛孔及九孔中,亦见息入息出。
是故,知息遍诸身,除诸身行,亦念入出息。
初学息时,若身懈怠、睡眠、体重,悉除弃之。
(六受喜,七受乐) 身轻柔软,随禅定心受喜,亦念息入出。
除懈怠、睡眠、心重,得心轻柔软,随禅定心受喜。
复次,‘入息念止’中竟,次行‘痛念止’,
已得‘身念止’,实今更得‘痛念止’,实‘受喜’。
复次,已知‘身’实相,今欲知‘心、心数法’实相。是故,受喜。
亦念‘息入出’爱乐,亦念‘息入出’是喜增长。名为:乐。
复次,初心中生悦,是名:喜。
后遍身喜,是名:乐。
(八受诸心行,九心作喜) 复次,初禅、二禅中‘乐痛’名:喜。
三禅中‘乐痛’名:受乐。
受诸心行,亦念息入出。
诸‘心’生灭法,
心染法、心不染法。
心散法、心摄法。
心正法、心邪法。
如是等诸‘心相’名为:心行。
心作喜时,亦念息入出。
先受喜,自生‘不’故,‘作念心’故,作喜。
问曰:“何以故,故作喜?” 答曰:“欲治二种心:或散心、或摄心。
如是作心,得出烦恼。
是故,念法心,作喜。
(十心作摄,十一心作解脱) 复次,若心不悦,劝勉令喜。
心作摄时,亦念息入出。
设心不定,强伏令定。
如经中说:“心定是道,心散非道。”
心作解脱时,亦念息入出。
若意不解,强伏令解。
譬如:羊入苍耳,苍耳着身,人为渐渐出之。
心作解脱‘诸烦恼结’亦复如是。
是名:心念止作解脱。
(十二观无常,十三观出散) 观无常,亦念息入出。
观诸法无常、生灭、空、无吾我。
生时,诸法空生。
灭时,诸法空灭。
是中无男、无女、无人、无作、无受。是名:随无常观。
观‘有为法’出散,亦念‘息入出’无常。是名:出散。
诸‘有为法’现世中出,从过去因缘和合,故集。因缘坏,故散。
如是随观,是名:出散观。
(十四观离欲,十五观灭,十六观弃舍) 观离欲结,亦念息入出。
心离诸结,是法第一。是名:随离欲观。
观尽,亦念息入出。
诸‘结使苦’在在处尽,是处安隐。是名:随尽观。
观弃舍,亦念息入出。
诸‘染爱、烦恼、身心、五阴、诸有为法’弃舍,是第一安隐。
如是观,是名:随法意止观。
是名:十六分。
第五治等分法门(念佛观) 第五法门:治等分行,及重罪人求索佛。
如是人等,当教一心念佛三昧。
念佛三昧,有三种人: (一)或初习行。
(二)或已习行。
(三)或久习行。
若初习行人: 将至佛像所,或教令自往,谛观佛像相好。
相相明了,一心取持,还至静处。
心眼观佛像,令意不转,系念在像,不令他念。
他念摄之,令常在像。
若心不住,师当教言: “汝当责‘心’:由汝受罪,不可称计。
无际生死,种种苦恼,无不更受。
若在地狱,吞饮洋铜,食烧铁丸。
若在畜生,食粪啖草。若在饿鬼,受饥饿苦。
若在人中,贫穷困厄。若在天上,失欲忧恼。
常随汝故,令我受此种种身恼、心恼、无量苦恼。
今当制汝,汝当随我。
我今系汝一处,我终不复‘为汝所困、更受苦毒’也。
汝常困我,我今要当以事困汝。”
如是不已,心不散乱。
是时便得:心眼见‘佛像相’光明,如眼所见,无有异也。
如是心住,是名:初习行者思惟。
是时,当更念言: “是谁‘像’?
‘相’则是过去释迦牟尼佛像‘相’。
如我今见佛形‘像’。
‘像’亦不来,我亦不往。”
(有三十二相大人相) 如是,心想见过去佛:初降神时,震动天地。
有三十二相大人相:
一者,足下安平立。
二者,足下千辐轮。
三者,指长好。
四者,足跟广。
五者,手足指合缦网。
六者,足趺高平好。
七者,伊尼延鹿[足專]。(编者注:小腿犹如鹿腿一样平直)
八者,平住手过膝。
九者,阴马藏相。
十者,尼俱卢陀身。(编者注:身体威严端正,纵横相称。)
十一者,一一孔一一毛生。
十二者,毛生上向而右旋。
十三者,身色胜上金。
十四者,身光面一丈。
十五者,皮薄好。
十六者,七处满。(编者注:两手、两足、两肩、颈项七处饱满柔软)
十七者,两腋下平好。
十八者,上身如师子。
十九者,身大好端直。
二十者,肩圆好。
二十一者,四十齿。
二十二者,齿白、齐密、等而根深。
二十三者,四牙白而大。
二十四者,颊方如师子。
二十五者,味中得上味。
二十六者,舌大广,长而薄。
二十七者,梵音深远。
二十八者,迦兰频伽声。(编者注:声音犹如迦陵频切鸟的声音一样美妙)
二十九者,眼绀青色。
三十者,眼[目妾]如牛王。(编者注:眼睛睫毛整齐而不杂乱,如牛王的眼睫毛)
三十一者,顶发肉骨成。 (编者注:佛顶有肉髻相)
三十二者,眉间白毛长好,右旋。
复次,八十种小相: 一者,无见顶。
二者,鼻直高好,孔不现。
三者,眉如初生月,绀琉璃色。
四者,耳好。
五者,身如那罗延。
六者,骨际如钩锁。
七者,身一时回如象王。
八者,行时,足去地四寸而印文现。
九者,爪如赤铜色,薄而润泽。
十者,膝圆好。
十一者,身净洁。
十二者,身柔软。
十三者,身不曲。
十四者,指长圆纤。
十五者,指纹如画,杂色庄严。
十六者,脉深不现。
十七者,踝深不现。
十八者,身润光泽。
十九者,身自持,不委陀。
二十者,身满足(原文注:三月受胎,二月生)。
二十一者,容仪备足。
二十二者,住处安(原文注:如牛王,立不动)。
二十三者,威振一切。
二十四者,一切乐观。
二十五者,面不长。
二十六者,正容貌,不挠色。
二十七者,唇如频婆果色。
二十八者,面圆满。
二十九者,响声深。
三十者,脐圆深不出。
三十一者,毛处处右旋。
三十二者,手足满。
三十三者,手足如意(原文注:旧言:内外握者是)。
三十四者,手足文明直。
三十五者,手文长。
三十六者,手文不断。
三十七者,一切‘恶心众生’见者,皆得和悦色。
三十八者,面广姝。
三十九者,面如月。
四十者,众生见者,不怖不惧。
四十一者,毛孔出香风。
四十二者,口出香气,众生遇者,乐法七日。
四十三者,仪容如师子。
四十四者,进止如象王。
四十五者,行法如鹅王。
四十六者,头如磨陀罗果(原文注:此果不圆不长)。
四十七者,声分满足(原文注:声有六十种分,佛皆具足)。
四十八者,牙利。
四十九者,(原文注:无汉名,故不得出也)。
五十者,舌大而赤。
五十一者,舌薄。
五十二者,毛纯红色,色净洁。
五十三者,广长眼。
五十四者,孔门满(原文注:九孔门相具足满)。
五十五者,手足赤白,如莲华色。
五十六者,腹不见、不出。
五十七者,不凸腹。
五十八者,不动身。
五十九者,身重。
六十者,大身。
六十一者,身长。
六十二者,手足满净。
六十三者,四边遍大光,光明自照而行。
六十四者,等视众生。
六十五者,不着教化,不贪弟子。
六十六者,随众声满,不减不过。
六十七者,随众音声而为说法。
六十八者,语言无碍。
六十九者,次第相续说法。
七十者,一切众生,目不能‘谛视相’知尽。
七十一者,视无厌足。
七十二者,发长好。
七十三者,发好。
七十四者,发不乱。
七十五者,发不破。
七十六者,发柔软。
七十七者,发青毗琉璃色。
七十八者,发绞上。
七十九者,发不稀。
八十者,胸有德字,手足有吉字。
(观佛成道历程) 光明彻照无量世界。
初生行七步,发口演要言,出家勤苦行。
菩提树下,降伏魔军。后夜初明,成等正觉。
光相分明,远照十方,靡不周遍。
诸天空中,弦歌供养,散华雨香。一切众生,咸敬无量。
独步三界,还顾转身,如象王回。
观视道树,初转法轮。天人得悟,以道自证,得至涅槃。
佛身如是,感发无量。
(观十方佛) 专心念佛,不令外念。
外念诸缘,摄之令还。
如是不乱,是时,便得见一佛、二佛、乃至十方无量世界诸佛色身。
以心想故,皆得见之。
既得见佛,又闻说法言,或自请问,佛为说法,解诸疑网。
既得佛念,当复念:佛功德法身、无量大慧、无崖底智、不可计德。
(佛咒) 多陀阿伽度
(原文注:多陀,秦言:如。阿伽度,言:解。亦言:实语。
又言:诸余圣人,安隐道来,
佛如是来,复次更不来,后有中也)
阿犁(原文注:鲁迷反)呵
(原文注:阿犁,秦言:贼。呵,言:杀。
佛以忍辱为铠,精进为坚牢,禅定为弓,智慧为箭,
杀‘憍慢’等贼,故名:杀贼)
三藐(原文注:无灼反)三佛陀
(原文注:三藐,秦言:真实。三佛陀,言:一切觉。
觉苦因习,涅槃因道,正解见四,
实不可转,了尽无余。故言:真实觉一切.)
鞞伽(原文注:除夜反)遮罗那
(原文注:鞞伽,秦言:明。遮罗那,言:善行。明,三明也。
行清净之行,以之独成,无师大觉,故言:明善行也。)
三般那
(原文注:秦言:满成)
宿伽陀
(原文注:秦言:善解。亦名:善自得。又言:善说无患。)
路伽惫
(原文注:皮拜反,路加,秦言:智。
智者知世,因知尽道,故名:世智。世智,知世也。)
阿耨多罗
(原文注:秦言:无上善法。
圣智示导,一切大德、无量梵魔、众圣,莫有及者。
何况能过佛尊德大?故言:无上。)
富楼沙昙藐
(原文注:富楼沙,秦言:大丈夫。昙藐,言:可言。
可化丈夫、调御师、佛,以大慈、大悲、大智故,
有时软美语、有时苦切语,或以亲教、以此调御,令不失道,
故名佛为:可化丈夫、调御师法也。)
舍(原文注:赊音)多(原文注:都饿反)提婆魔㝹舍喃
(原文注:奴甘反,秦言:天人师。
尽能解脱‘一切人烦恼’,常住‘不退上法’。)
佛婆伽婆
(原文注:过去、未来、现在,行、不行、知行,尽,不尽。
一切诸法,菩提树下,一切了了知。
故名:佛婆伽婆。言:有大名声。
复次,婆,名:女根。婆,名:吐永弃女根。故‘女根吐’也。)
(念佛三昧) 尔时,复念二佛神德、三四五佛,
乃至无量尽虚空界,皆悉如是。
复,还见一佛。
能见一佛作十方佛,
能见十方佛作一佛。
能令一色作金银水精,毗琉璃色。
随人意乐,悉令见之。
尔时,惟观二事:
(一)虚空佛身、及(二)佛功德。更无异念。
心得自在,意不驰散。是时得成:念佛三昧。
若心驰散,念在五尘。
若在六觉者,当自勖勉,克励其心,强制伏之。
如是思惟:人身难得,佛法难遇。
故曰:众明,日为最。诸智,佛为最。
所以者何?
佛兴大悲,常为一切故,头目髓脑,救济众生。
何可放心、不专念佛、而孤负重恩?
若佛不出世,则无‘人道、天道’涅槃之道。
若人香华供养、以骨肉血髓起塔供养,
未若行人‘以法供养’得至涅槃。
虽然,犹负佛恩。
设当‘念佛空无所获’,犹应勤心,专念不忘,以报佛恩。
何况‘念佛得诸三昧、智慧成佛’,而不专念?
是故,行者常当专心,令意不散。既得见佛,请质所疑。
是名:念佛三昧,除灭等分及余重罪。

坐禅三昧经卷下
(四禅)
(劝学) 尔时,行者虽得一心,定力未成。犹为‘欲界烦恼’所乱。
当作方便,进学初禅,呵弃爱欲。
云何呵弃? 观欲界‘过’,‘欲’为不净,种种不善。
当念初禅,安隐快乐。
观欲云何? 知‘欲’无常,功德怨家。如幻、如化,空无所得。
念之未得,痴心已乱。何况已得,淫欲缠覆?
天上乐处,犹不常安。何况人中?
人心着欲,无有厌足。如火得薪,如海吞流。
如顶生王,虽雨七宝、王四天下、帝释分座,犹不如足。
如那睺沙(原文注:姓也),转金轮王,为欲所逼,堕蟒蛇中。
又如仙人,食果、衣草,隐居深山,被发求道;犹复不免‘欲贼’所坏。
欲乐甚少,怨毒甚多: 着欲之人,恶友相近,善人疏远。
欲为毒酒,愚惑醉死。欲为欺诳,走使愚人。
疲苦万端,不得自在。唯有离欲,身心安隐,快乐无极。
欲无所得,如狗咬枯骨。
求欲勤劳,极苦乃得。得之甚难,失之甚易。
如假借须臾,势不得久。如梦所见,恍惚即灭。
欲之为患: 求之既苦,得之亦苦。
多得多苦,如火得薪,多益多炽。
欲如搏肉,众鸟竞逐。
以要言之:如蛾赴火,如鱼吞钩。
如鹿逐声,如渴饮咸水。
一切众生,为欲致患,无苦不至。
是故当知:欲为毒害,当求初禅,灭断欲火。
(初禅:离生喜乐,有寻有伺地) 行者一心,精勤信乐。令心增进,意不散乱。
观欲心厌,除结恼尽。得初禅定,离欲盛火,得清凉定。
如热得荫,如贫得富。是时,便得:初禅喜觉。
思惟禅中种种功德,观分别好丑,便得一心。
问曰:“修行禅人,得一心相。云何可知?” 答曰:“面色悦泽,徐行靖正,不失一心,目不着色。
神德定力,不贪名利,击破憍慢。
其性柔软,不怀毒害,无复悭嫉。
直信心净,论议不诤。身无欺诳,易可与语。
柔软惭愧,心常在法。勤修精进,持戒完具。
诵经正忆,念随法行。意常喜悦,瞋处不瞋。
四供养中,不净不受。净施则受,知量止足。
(编者注:四供养:饮食、衣服、医药、卧具)
寤起轻利,能行二施。忍辱除邪。
(编者注:二施:法布施、无畏布施)
论议不自满,言语鲜少。谦恪恭敬上、中、下座。
善师、善知识,常亲近随顺。
饮食知节,不着欲味。乐独静处,
若苦、若乐,心忍不动。
无怨、无竞,不喜斗讼。
如是等种种相,得知:一心相。”
(二禅:定生喜乐,无寻无伺地) 此‘觉、观’二事,乱禅定心。如水澄静,波荡则浊。
行者如是:内已一心,‘觉、观’所恼。
如极得息,如睡得安。
是时,次第‘无觉、无观’,生清净定。
内净喜乐,得入:二禅。
心静默然,本所不得,今得此喜。
(三禅:离喜妙乐) 是时,心观:以喜为患。如上觉观,行‘无喜法’。
乃离‘喜地’,得贤圣所说‘乐’。
一心谛知、念护,得入:三禅。
已弃喜故,谛知:忆念‘乐护’,圣人言‘乐护’,
余人难舍‘乐中第一’。过此以往,无复乐也。
是故,一切圣人于一切净地中,说:“慈为第一乐,乐则是患。”
所以者何?
第一禅中,心不动转,以‘无事’故。
有动则有转,有转则有苦。
是故,三禅以乐为患。
(四禅:舍念清净) 复以善妙,舍此苦乐。先弃忧喜,除‘苦乐’意。
护念清净,得入:第四禅。
不苦不乐,护清净念一心。
是故佛言:“护最清净第一,名:第四禅。”
以第三禅‘乐动’故,名之为:苦。
是故,四禅除灭‘苦乐’,名:不动处。
(四空定)
(空无边处定) 渐观空处,破内外色想。
灭有对想,不念种种色想。
观无量空处,常观色过。
念‘空处定’上妙功德。
习念是法,逮得:空处。
(识无边处定) 念无量识处,观空处‘过’。
念无量‘识处’功德。
习念是法,逮得:识处。
(无所有处定) 念无所有处,观识处‘过’。
念‘无所有处’功德。
习念是法,便得:无所有处。
(非想非非想定) 念‘非有想、非无想’处,若一切想,其患甚多,若病、若疮。
若无想,是愚痴处。
是故,非有想、是非无想,是第一安隐善处。
观无所有处‘过’,念‘非有想、非无想’功德。
习念是法,便得:非有想非无想处。
(编者注:四禅八定是早期佛教所传之禅定修习次第,
共有四禅、四定,合称八定,又名“八等至”,
后期大乘将其归属为小乘禅定或世间禅。
四禅是四个禅定程序,八定则并不一定是四禅以后的次序,
八定与四禅没有程序关系,如八卦一样,互相穿梭,
说不定一个得了初禅的人,一下证到“非想非非想定”。
如果没有初禅的基础,还是定不住。)
(四无量心:慈、悲、喜、舍)
(慈心三昧) 或有行者,先从初地乃至上地,复于上地习行慈心。
先自得乐,破瞋恚毒,次及十方无量众生。
是时便得:慈心三昧。
(悲心三昧) 悲心怜愍众生之苦。
能破众恼,广及无量众生。
是时便得:悲心三昧。
(喜心三昧) 能破不悦。
令无量众生皆得喜悦。
是时便得:喜心三昧。
(护心三昧) 能破苦乐。
直观十方无量众生。
是时便得:护心三昧。   
二禅亦复如是。
三禅、四禅除喜。
次学五通。
(四如意足) 身能飞行,变化自在。
行者一心欲定、精进定、一心定、慧定。
(编者注:四如意足:欲如意足、精进如意足、念如意足、思维如意足。)
一心观身,常作轻想,欲成飞行。
若大、若小(原文注:以欲定过为大,以欲定减为小),此二俱患。
精进翘勤,常能一心思惟‘轻观’。
如能浮人,心力强故,而不沉没。
亦如:猿猴从高上堕,心力强故,身无痛患。
此亦如是。欲力、精进力、一心力、慧力,令其广大。而身更小,便能运身。
复次,观身空界。 常习此观,欲力、精进力、一心力、慧力,极为广大,便能举身。
如:大风力,致重达远。此亦如是。
初当自试,离地一尺、二尺、渐至一丈,还来本处。
如:鸟子学飞,小儿学行。
思惟自审,知心力大,必能至远。
学观四大,除却地大,但观三大。 心念不散,便得自在。
身无挂碍,如鸟飞行。
当复学习,远作近想。 是故,近灭、远出。复能变化诸物。
如:观‘木’地种,除却余种,此‘木’便变为‘地’。
所以者何?木有‘地种’分故。
水、火、风、空、金银宝物,悉皆如是。
何以故?木有‘诸种’分故。
是初神通根本。
四禅有十四变化心。
初禅二果: 一者,初禅。
二者,欲界。
二禅三果: 一者,二禅。
二者,初禅。
三者,欲界。
三禅四果: 一者,三禅。
二者,二禅。
三者,初禅。
四者,欲界。
四禅五果: 一者,四禅。
二者,三禅。
三者,二禅。
四者,初禅。
五者,欲界。
余通如《摩诃衍论》中说。
(编者注:五神通:神足通、天眼通、天耳通、他心通、宿命通。)
(四念处)
世尊弟子,习学五法门、志求涅槃,有二种人: (一)或好定多,以快乐故。
(二)或好智多,畏苦患故。
定多者,先学禅法,后学涅槃。
智多者,直趣涅槃。
直趣涅槃者:未断烦恼、亦未得禅。专心不散,直求涅槃。
越‘爱’等诸烦恼,是名:涅槃。
身实‘无常、苦、不净、无我’。以身颠倒,故‘常、乐、我、净’。
以是故,事事爱着其身。是则底下众生。
行者欲破颠倒故,当习四念止观。
(身念处)
观'身'种种多诸苦患: 从因缘生故,无常。
种种恼故,苦。
身有三十六物故,不净。
以不得‘自在’故,无我。
习如是观,观内身、观外身、观内外身。
习如是观,是谓:身念止。
身实相如是,何故于此而起颠倒、爱着此身?
(受念处) 谛思惟念身边‘乐痛’,以爱‘乐痛’故,着此身。
当观‘乐痛’实不可得。云何不得?
因衣食故致‘乐’。乐过则苦生,非实乐故。
如患疮苦,以药涂治,痛止为乐。
以大苦故,谓小苦为‘乐’,非实乐也。
复次,以‘故苦’为苦,‘新苦’为乐。
如担重易肩,而以‘新重’为乐,非实常乐也。
如火性热,无暂冷时。若是实乐,不应有‘不乐’。
或曰: “外事‘是乐’因缘,不必‘是乐’。
或时乐因,或时苦因。
若使‘心法与爱’相应,
尔时‘是乐与恚’相应,
尔时‘是苦与痴’相应,不苦,不乐。
以此推之,可知有‘乐,无乐’?”
答曰: “无也。
淫欲不应是乐。何以故?
若淫欲在内,不应外求女色。外求女色,当知淫苦。
若淫是乐,不应时时弃。若弃,不应是乐。
(编者注:弃,消失。)
于大苦中,以小苦为乐也。
如人应死,全命、受鞭,以是为乐。
欲心炽盛,以欲为乐。老时厌欲,知欲非乐。
若实乐相,不应生厌。
如是种种‘因缘欲乐相’实不可得,乐失则苦。”
佛言: “乐痛,应观苦。
苦痛,应观乐。如箭在体。
不苦不乐,应观生灭无常。”
是谓:痛念止。
当知:心受‘苦、乐’,受‘不苦不乐’。
(心念处)
云何‘心’? 是心无常,从因缘生故;生灭不住,相似生故;
但颠倒故,谓是为‘一’。
本无、今有;已有,还无。
是故:无常,观知‘心空’。
云何为‘空’? 从因缘生。
有眼、有色、可见、忆念、欲见,
如是等和合‘眼识’生。
如‘日爱珠’(编者注:玻璃球,凸透镜)。
有日有珠、有干草、牛屎,众缘和合,于是火生。
一一推求,火不可得。缘合,有火。
‘眼识’亦尔。不住眼中,亦非色中住,不两中间住。
无有住处,亦复不无。
是故,佛言: “如幻如化。
‘现在心’观‘过去心’:或苦、或乐、或不苦不乐。
心各各异、各各灭。
‘有欲心、无欲心’亦如是,各各异、各各灭。
‘观内心、观外心、观内外心’亦如是。”
是名:心念止。
(法念处) 复次,观‘心’为属谁?
‘观想、思惟、念欲’等诸‘心相应法、不相应法’,谛观其主,主不可得。
何以故? 从因缘生故,无常。
无常故,苦。
苦故,不自在。
不‘自在’故,无主。
无主故,空。
前别观‘身、痛心法’不可得,
今更总观:四念止中,主不可得。
离此处求,亦不可得。
若常,不可得。无常,亦不可得。
若常,应当常苦、常乐,亦不应忘。
若‘常有神’者,无杀恼罪、亦无涅槃。
若身是‘神’,无常‘身’灭,‘神’亦应灭,
亦无后世、亦无罪福,如是遍观,无主。
诸法皆空、不‘自在’。因缘合,故生。因缘坏,故灭。
如是缘合法,是名:法念止。
(奢摩他,八正道,戒定慧)
(奢摩他,止) 若行者得‘法念止’,厌世间‘空、老、病、死’法,
都无少许‘常、乐、我、净’,我于此‘空法’复何所求?
应当入‘涅槃、最善法’中住。
建精进力,得深舍摩陀故。(原文注:深舍摩陀者,‘住心一处’名也。此土无是名)
是时,得深舍摩陀,住第四法‘念止中’,
观诸‘法相’皆苦、无乐。无乐是实,余者妄语。
(八正道,与外道不同) 苦因‘爱’等诸烦恼及业、‘是非天、非时、非尘’等种种妄语中生。
‘是烦恼及业’出生此苦,‘是苦’入涅槃时一切灭尽,非‘色、无色界’及‘世界始’。
(原文注:外道谓‘一切有法之初色为:世界始’。)
‘世界始’等种种,妄语‘能灭此苦’。
(原文注:外道谓‘涅槃也以此有始,能化作万物,即名造化也。’)
‘正见’等八直,是涅槃道。
(编者注:八正道:正见、正语、正信、正业、正命、正精进、正定、正慧。)
非余外道‘苦行种种、空持戒、空禅定、空智慧’。
(‘戒、定、慧’三法合行) 何以故?
佛法中‘戒、定、慧’三法合行,能入涅槃。
譬如:人立平地,持好弓箭,能射杀怨贼。
‘三法合行’亦如是:戒为平地,禅定为快弓,智慧为利箭,
三事备足,能杀烦恼贼。
以是故,外道辈不得涅槃。
(四谛:苦、集、灭、道) 行者是时作‘四法缘观’,‘缘’如射博。
观‘苦’四种: 因缘生故,无常。
身心恼故,苦。
无一可得故,空。
无作无受故,无我。
观‘习’四种: 烦恼有漏业‘和合’故,集。
相似果‘生’故,因。
是中得一切‘行’故,生。
非相似果‘相续’故,缘。
观‘尽’四种: 一切烦恼覆故,闭。
除烦恼火故,灭。
一切法中第一故,妙。
世间过去故,出。
观‘道’四种: 能到涅槃故,道。
不颠倒故,正。
一切圣人去处故,迹。
得脱世愁恼故,离。
(四加行:暖、顶、忍、世第一法)
(暖法) 如是观者,得无漏相似法,名为:暖法。
云何名暖?
常勤精进故,名:暖法。
诸烦恼薪,无漏智火,烧火欲出,初相名为:暖法。
譬如钻火,初钻烟出。是名:暖。是为‘涅槃道’初相。
佛弟子中有二种人:
一者,多好一心求禅定,是人有漏道。
二者,多除‘爱、着’,好实智慧,。是人直趣涅槃、入暖法中。
有暖相者,深得一心。‘实法镜’到无漏界边。(原文注:镜中‘像似面,界边非中’故,以为喻。)
行者是时大得安隐,自念:“我定当得涅槃。”
见此道故,如人穿井:得至湿泥,知当得水不久。
如人击贼:贼已退散,自知得胜,意中安隐。
如人怖死:人欲知活不,当先试之,以杖打身,
若‘隐胗、脉起’者,知是有暖,必可得活。
亦如听法人:思惟喜悦、心着,是时心热。
行者如是,有暖法故,名为:有暖。亦名:能得涅槃分善根。
是善根法,有‘十六行、四谛’缘,六地中一智慧,一切‘无漏法’基。
野人能行安隐(原文注:于‘无漏疏’故,名为野人。案梵本尔,先言:凡夫、人非)。
是名:有暖法。
(顶法) 增进转上,更名:顶法。
如乳变为酪。是人观法实相:“我当得苦脱。”
心爱是法,是为真法。能除种种苦患及老病死。
是时思惟:“此法谁说?是佛世尊。”
从是得佛宝中,信心清净、大欢喜悦。
“若无此法,一切烦恼,谁当能遮?我当云何得实智慧、少许明?”
从是得法宝中,信心清净、大欢喜悦。
“若我不得‘佛弟子辈’好伴,云何当得实智慧、少许明?”
从是得僧宝中,信心清净、大欢喜悦。
是三宝中,得一心清净、合实智慧。是:顶善根。
亦名:顶法。亦名:能得涅槃分善根。
如《波罗延经》中说: 佛宝法僧宝,谁有少信净?
是名顶善根,汝曹一心持。
云何为‘少信’? 于佛、菩萨、辟支佛、阿罗汉边,为:少,
于野人边,为:多。
复次,此可破、可失,是故名:少。
如《法句》说: 芭蕉生实死,竹生实亦然。骡有子则死,小人得养死。
破失非利故,小人得名誉。白净分失尽,乃至顶法堕。
复次,未断诸结使、未得无漏无量慧心。以是故,名:少。
(忍法) 复次,勤精进,一心入涅槃道中,更了了观‘五阴、四谛、十六行’。
是时,心不缩、不悔、不退,爱乐、入忍。是名:忍善根。
忍何等?
随四谛行,是名为:忍。
是善根三种:‘上、中、下’三时。
云何名忍?
观‘五阴’无常、苦、空、无我,心忍不退,是名:忍。
复次,观诸世间尽苦、空、无有乐,是苦因‘习爱’等诸烦恼。
是习智‘缘尽’,是名:上法。更无有上。
‘八直道’能令行人得至涅槃,更无有上。
如是信心不悔、不疑、忍,是名:忍。
是中更有‘忍’:种种结使、种种烦恼疑悔,来入心中,不能令破。
譬如石山:种种风水,不能漂动。是故,名:忍。
是事得名:真‘好野人’。
如《佛说法句》中: 世界正见上,谁有得多者:
乃至千万岁,终不堕恶道。
(世第一法) 是世间正见,是名为:忍善根。
是人多增进,一心极厌世界行,
欲了了四谛相,作证趣涅槃。
如是一心中,是名:世间第一法。
(见道之十六心:八忍八智)
(一法忍:苦法忍) 一时住四行:无常、苦、空、无我。
观一谛‘苦法忍’共缘故。
何以故?
观欲界‘五受阴’:无常、苦、空、无我,
是中,心忍、入慧,亦是相应‘心、心数法’。
是名:苦法忍。
‘身业、口业’及‘心不相应’诸行,现在、未来世一切‘无漏法’初门。
是名:苦法忍。(原文注:法,无漏法。忍,信受也。)
(一法智:苦法智) 次第,生‘苦法智’。
苦法忍,断结使。苦法智,作证。
譬如:一人刈,一人束。
亦如:利刀斫竹,得风即偃。
‘忍、智’功夫故。
(一、苦法忍、苦法智,断十结) 是事得办,欲界‘系见苦、断十结’得。
得尔时,异等智得,无漏智未得,无漏慧得。
是时,成就一智。(原文注:‘等智’未来成就。)
(二三四比智法智:集、灭、道) 第二心中,成就‘法智、苦智、等智’。
过第三心、第四心,成就四智:苦智、法智、比智、等智。
‘习、尽、道’法智中,一一智增。
离欲人‘知他心智’成就增。
(二)苦比忍、苦比智,断十八结。是‘四心苦谛’能得。
(三)习法忍、习法智,断‘欲界’系七结。
(四)习比忍、习比智,断‘色、无色界’系十三结。
(五)尽法忍、尽法智,断‘欲界’系七结。
(六)尽比忍、尽比智,断‘色、无色界’系十二结。
(七)道法忍、道法智,断‘欲界’系八结。
(八)道比忍、道比智,断‘色、无色界’系十四结。
道比智,是名:须陀般那(原文注:下子上子)。实知诸‘法相’。
(四果位) 是十六心能、十五心中,
利根,名:随法行。
钝根,名:随信行。
是二人未离欲,名:初果向。
先未断结,得十六心,名:须陀般那。
若先断六品结,得十六心,名:息忌陀伽迷。(原文注:秦言:一来)
若先断九品结,得十六心,名:阿那伽迷。(原文注:秦言:不来)
(初果:须陀洹果) 先未离欲,断八十八结故,名:须陀般那。
复次,无漏果善根得。得故,名:须陀般那。
利根,名:见得。
钝根,名:信爱。
‘思惟结’未断,余残七世生。
若‘思惟结’三种断,名:家家三世生。
圣道八分、三十七品,名:流流向涅槃。
随是流行故,名:须陀般那。
是为:佛初功德子,恶道得脱。
(二果:斯陀含果) 三结断、三毒薄,名:息忌陀伽迷。
复次,欲界结九种‘见谛断、思惟断’。
(原文注:上上、上中、上下、中上、中中、中下、下上、下中、下下)。
(编者注:见结、取结、疑结、爱结、恚结、嫉结、悭结、慢结、无明结。)
若‘凡夫’人先以‘有漏道’断‘欲界系’六种结,入见谛道,十六心中得,名:息忌陀伽迷。
若八种断,入见道,第十六心中一种,名:‘息忌陀伽迷’果向‘阿那伽迷’。
若佛弟子得‘须陀般那’,单断三结,
欲得‘息忌陀伽迷’,是思惟断‘欲界系’九种结,
六种断,是名:息忌陀伽迷。
八种断,是名:一种‘息忌陀伽迷’果向‘阿那伽迷’。
(三果:阿那含果) 若‘凡夫’人先断‘欲界系’九种结,入见谛道,第十六心中,名:阿那伽迷。
若得‘息忌陀伽迷’,进断三种‘思惟结’,第九解脱道,名:阿那伽迷。
‘阿那伽迷’有九种:
(一)今世必入涅槃阿那伽迷。
(二)中阴入涅槃阿那伽迷。
(三)生已入涅槃阿那伽迷。
(四)勤求入涅槃阿那伽迷。
(五)不勤求入涅槃阿那伽迷。
(六)上行入涅槃阿那伽迷。
(七)至‘阿迦尼吒’入涅槃阿那伽迷。
(八)到‘无色定’入涅槃阿那伽迷。
(九)身证‘阿那伽迷’行向‘阿罗汉’阿那伽迷。
(四果:阿罗汉果) ‘色、无色界’九种结。
以‘第九无碍道金刚三昧’破一切结,‘第九解脱道尽智’修一切善根,是名:阿罗汉果。
是阿罗汉有九种: (一)退法
(二)不退法
(三)死法
(四)守法
(五)住法
(六)必知法
(七)不坏法
(八)慧脱
(九)共脱
(详解:九种阿罗汉) (一)濡智濡进,行五种法退。是名:退法。
(二)利智利进,行五种法不退。是名:不退法。
(三)濡智濡进,利厌思惟,自杀身。是名:死法。
(四)濡智大进,自护身。是名:守法。
(五)中智中进,不增不减,处中而住。是名:住法。
(六)少利智,勤精进,能得‘不坏心解脱’。是名:必知法。
(七)利智大进,初得‘不坏心解脱’。是名:不坏法。
(八)不能入诸禅,未到‘地中诸漏尽’。是名:慧解脱。
(九)得诸禅,亦得‘灭禅诸漏尽’。是名:共解脱。
有阿罗汉:一切‘有为法’常厌,满足,更不求功德,待时入涅槃。
(不退法、不坏法) 有阿罗汉:求四禅、四无色定、四等心、八解脱、八胜处、
十‘一切入’、九次、第六神通、愿智阿兰若那三昧,
(原文注:秦言:无诤。阿兰若,言:无事;或言:空寂。
旧言:‘须菩提’常行‘空寂行’。非也,自是‘无诤行’耳。
无诤者,将护众生,不令‘起诤于我’耳。
起诤,如‘舍利弗、目连’夜入陶屋中宿,致‘拘迦离’起诤者是也。)
超越三昧、熏禅三解脱门及放舍,
(原文注:放舍者,三脱门:空、无愿、无相。
空、无愿、无相,即‘十二门’念反著者也。)
更作利智、勤精进,入如是诸禅功德。是名:得‘不退法、不坏法’。
(辟支佛) 若佛不出世、无佛法、无弟子时,是时,离欲人‘辟支佛’出。
辟支佛有三种:上、中、下。
(下品辟支佛) 下者,本得‘须陀般那’、若‘息忌陀伽迷’:
是‘须陀般那’于第七世生人中,是时,无佛法,不得作弟子,
复不应八世生,是时,作辟支佛。
若‘息忌陀伽迷’二世生,是时,无佛法,不得作弟子,
复不应三世生,是时,作辟支佛。
(中品辟支佛) 有人愿作‘辟支佛’,种‘辟支佛善根’。
时,无佛法,善根熟。
尔时,厌世出家,得道。名:辟支佛。
是名:中辟支佛。
(上品辟支佛) 有人求佛道,智力、进力少,以因缘退。(原文注:如‘舍利弗’是也。)
是时,佛不出世,无佛法,亦无弟子。而善根行熟,作辟支佛。
有‘相好’若少、若多,厌世出家,得道。是名:上辟支佛。
(智慧深浅区别) 于诸法中‘智慧’:
浅入,名:阿罗汉。
中入,名:辟支佛。
深入,名:佛。
如:遥见树,不能分别枝。
小近,能分别枝,不能分别华、叶。
到树下,尽能分别知树枝、叶、华、实。
声闻能知:一切诸行无常、一切诸法无主、唯涅槃善安隐。
声闻能如是观,不能分别深入、深知。
辟支佛少能分别,亦不能深入、深知。
佛知诸法,分别究畅、深入、深知也。
如波罗奈国王: 夏暑热时,处高楼上,坐七宝床。
令青衣‘磨牛头’栴檀香涂身。
青衣臂多着钏,摩王身时,钏声满耳。
王甚患之,教次第令脱。
钏少声微,唯独一钏,寂然无声。
王时悟曰:“国家、臣民、宫人、婇女,多事多恼,亦复如是。”
即时,离欲、独处、思惟,得辟支佛。
须发自落,着自然衣,从楼阁去,以己神足力,出家入山。
如是因缘,中品辟支佛也。
(菩萨念佛三昧)
(念佛身) 若行者求佛道、入禅,先当系心专念‘十方三世诸佛生身’。
莫念‘地水火风、山树草木’,天地之中有形之类、及诸余法,一切莫念。
但念‘诸佛生身,处在虚空’。
譬如:大海清水,中央金山王须弥。
如:夜闇中,然大火。
如:大施祠中,七宝幢。
佛身如是。
有三十二相、八十种好。常出‘无量清净光明’于‘虚空相’青色中。
常念‘佛身相’如是,行者便得‘十方三世诸佛悉在心,目前一切悉见’三昧。
若心余处缘,还摄令‘住念在佛身’。
是时便见:东方三百千万千万亿种无量诸佛。
如是,南方、西方、北方、四维上下,随所念方,见一切佛。
如人夜观星宿,百千无量种星宿悉见。
菩萨得是三昧,除无量劫,厚罪令薄、薄者令灭。
(念佛功德) 得是三昧已,当念佛种种无量功德:
一切智、一切解、一切见、一切德,
得大慈、大悲、自在,
自初出‘无明壳’,四无畏、五眼、十力、十八不共法,
能除无量苦,救老死畏,与常乐涅槃。
佛有如是等种种无量功德。
作是念已,自发愿言: “我何时当得‘佛身、佛功德’巍巍如是?”
复作大誓: “过去一切福、现在一切福,
尽持求佛道,不用余报。”
复作是念: “一切众生,甚可怜愍。
诸佛身功德,巍巍如是。
众生云何更求余业、而不求佛?
譬如贵家盲子,堕大深坑,饥穷困苦,食粪食泥。
父甚愍之,为求方便,拯之于深坑、食之以上馔。”
行者念言: “佛二种‘身、功德’甘露如是。
而诸众生,堕‘生死’深坑,食诸不净。
以大悲心,我当拯济一切众生,令得佛道、度生死岸。
以佛种种功德法味,悉令饱满。一切佛法,愿悉得之。”
闻诵持问、观行得果,为作阶梯。
立大要誓,被三愿铠,
外破魔众,内击结贼,直入不回。
如是三愿,比无量诸愿,愿皆住之。
为度众生得佛道故,如是念、如是愿。
是为:菩萨念佛三昧。
(治淫:不净观)
(先自观身) 行菩萨道者,于三毒中,若淫欲偏多,先自观身:
骨肉皮肤,筋脉流血。
肝肺肠胃,屎尿涕唾。
三十六物,九想不净。
专心内观,不令外念。外念诸缘,摄之令还。
如人执烛,入杂谷仓,种种分别,豆麦黍粟,无不识知。
复次,观身六分: 坚为地分,湿为水分,热为火分,
动为风分,孔为空分,知为识分。
亦如屠牛,分为六分,身首四支,各自异处。
身有九孔,常流不净,革囊盛屎。
常作是观,不令外念。外念诸缘,摄之令还。
(发慈悲心) 若得一心,意生厌患,求离此身,欲令速灭,早入涅槃。
是时:当发大慈大悲,以大功德,拔济众生,兴前三愿。
以诸众生,不知不净、起诸罪垢。我当拔,置于甘露地。
复次,欲界众生,乐着不净,如狗食粪。我当度脱,至清净道。
(复次,当求诸法实相) 复次,我当学求:诸法实相。
不有常、不无常。非净、非不净。
我当云何‘着此不净’?
‘观不净’智,从因缘生。
如我法者,当求实相。
云何厌患身中不净、而取涅槃?
当如大象:度‘驶流’水,穷尽源底。
得实法相,灭入涅槃。
岂可如猕猴、诸兔,畏怖‘驶流’、趣‘自度身’?
我今当学:如菩萨法,行‘不净观’,除却淫欲;
广化众生,令离欲患;不为‘不净观’所厌没。
(治贪:白骨观)
(系心白骨) 复次,既观不净,则厌生死。
当观净门,系心三处:鼻端、眉间、额上。
当于是中,开一寸皮,净除血肉,
系心白骨,不令外念。外念诸缘,摄之令还。
着三缘中,恒与心斗,如:二人相扑。
行者若‘胜心’,则不如。
制之,令住。是名:一心。
若以厌患,起大悲心,愍念众生: “为此空骨,远离涅槃、入三恶道。
我当勤力,作诸功德,
教化众生,令解身相。
(诸法实相) 空骨以皮覆,实聚不净。
为众生故,徐当分别‘此诸法相’。
有少净想,心生爱着。
不净想多,心生厌患。
有‘出法相’故,生‘实法’。
诸‘法实相’中,无净、无不净;亦无闭、亦无出。
观诸法等,不可坏、不可动。
是名:诸法实相。(原文注:出过‘罗汉法’也。)
(治瞋:菩萨慈三昧门)
行菩萨道者,若瞋恚偏多,当行慈心: 念东方众生,慈心清净,无怨无恚,广大无量。
见诸众生,悉在目前。
南西北方,四维上下,亦复如是。
制心行慈,不令外念。外念异缘,摄之令还。
持‘心目’观一切众生,悉见了了,皆在目前。
若得一心,当发愿言: “我以涅槃实清净法,度脱众生,使得实乐。”
行慈三昧,心如此者,是菩萨道。
住慈三昧,以观诸法实相:清净,不坏、不动。
愿令众生,得此法利。
以此三昧慈,念东方一切众生,使得佛乐。十方亦尔。
心不转乱,是谓:菩萨慈三昧门。
(慈三昧门,问答)
问曰:何不一时总念十方众生? 答曰:
先念一方,一心易得。
然后次第,周遍诸方。
问曰:人有怨家,恒欲相害。云何行慈,欲令彼乐? 答曰:
慈是心法,出生于心。
先从所亲,所亲转增,乃及怨家。
如火烧薪,盛,能然湿。
问曰:或时众生,遭种种苦。或在人中、或地狱中。菩萨虽慈,彼那得乐? 答曰:
先从‘乐人’取其乐相,令彼‘苦人’得如彼乐。
如败军将,怖惧失胆。视彼敌人,皆谓‘勇士’。
问曰:行慈三昧,有何善利? 答曰:
行者自念:“出家离俗,应行慈心。”
又思惟言:“食人信施,宜行利益。”
如佛所言:“须臾行慈,是随佛教。”
则:为入道,不空受施。
复次,身着染服,心应不染。慈三昧力,能令不染。
复次,我心行慈,于破法世。
我有法人,非法众中。我有法人,如法无恼。慈定力故。
菩萨行道,趣甘露门。种种热恼,慈凉冷乐。
如佛所言:“人热极时,入清凉池乐。”
复次,被大慈铠,遮烦恼箭。
慈为法药,消怨结毒。烦恼烧心,慈能除灭。
慈为法梯,登解脱台。慈为法船,渡生死海。
贫善法财,慈为上宝。行趣涅槃,慈为道粮。
慈为骏足,度入涅槃。慈为猛将,越三恶道。
能行慈者,消伏众恶。诸天善神,常随拥护。
问曰:若当行人,得慈三昧,云何不失、而复增益? 答曰:
学戒清净,善信倚乐。学诸禅定,一心智慧。
乐处闲静,常不放逸。少欲知足,行顺慈教。
节身少食,减损睡眠。初夜后夜,思惟不废。
省烦言语,默然守静。坐卧行住,知时消息。
不令失度、致疲苦极。调和寒温,不令恼乱。
是谓:益慈。
复次,以‘佛道乐、涅槃之乐’与一切人,是名:大慈。
行者思惟: “现在、未来,大人行慈、利益一切。
我亦被蒙,是我良祐。
我当行慈,毕报施恩。”
复更念言: “大德慈心,愍念一切,以此为乐。我亦当尔。
念彼众生,令得佛乐、涅槃之乐。是为报恩。”
复次,慈力能令一切心得快乐,身离热恼,得清凉乐。
持行慈福,念安一切,以报其恩。
复次,慈有善利,断瞋恚法,开名称门。施主良田,生梵天因。
住离欲处,除却怨对、及斗诤根。诸佛称扬,智人爱敬。
能持净戒,生智慧明。能闻法利,功德醍醐,决定好人。
出家猛力,消灭诸恶。骂辱不善,慈报能伏。
结集悦乐,生精进法,富贵根因。
办智慧府,诚信库藏,诸善法门。
致称誉法,敬畏根本,佛正真道。
若人持恶向,还自受其殃。
五种恶语: (一)非时语。
(二)非实语。
(三)非利语。
(四)非慈语。
(五)非软语。
是五恶语,不能倾动。一切毒害,亦不能伤。
譬如小火,不能热大海。
(原文注:此下应出‘优填王’持五百发箭。)
如《毗罗经》中,优填王‘阿婆陀那’说: “有二夫人,一名无比,二名舍迷婆帝。
无比诽谤舍迷婆帝:‘舍迷婆帝有五百直人。’
王以五百箭,欲一一射杀之。
舍迷婆帝语诸直人:‘在我后立。’
是时,舍迷婆帝入‘慈三昧’。
王挽弓射之,箭堕足下。
第二箭,还向王脚下。
王大惊怖,复欲放箭。
舍迷婆帝语王言:‘止!止!’
夫妇之义,是故相语:’若放此箭,当直破汝心。‘
王时恐畏,投弓舍射。
问言:‘汝有何术?’
答言:‘我无异术。我是佛弟子,入慈三昧故也。’
是慈三昧,略说有三种缘: (一)生缘。
(二)法缘。
(三)无缘。
诸未得道,是名:生缘。
阿罗汉、辟支佛,是名:法缘。
诸佛世尊,是名:无缘。
是故,略说‘慈三昧门’。
(治痴:菩萨观十二因缘) 行菩萨道者,于三毒中,若愚痴偏多,
当观十二分,破二种痴:
(一)内破身痴。
(二)外破众生痴。
思惟念言: “我及众生,俱在厄难。
常生常老,常病常死,常灭常出。
众生可怜,不知出道,从何得脱?”
(十二因缘) 一心思惟:(一、二)生老病死,从因:缘生。
当复思惟:何因缘,生?
一心思惟:
(二、三)生,因:缘有。
(三、四)有,因:缘取。
(四、五)取,因:缘爱。
(五、六)爱,因:缘受。
(六、七)受,因:缘触。
(七、八)触,因:缘六入。
(八、九)六入,因:缘名色。
(九、十)名色,因:缘识。
(十、十一)识,因:缘行。
(十一、十二)行,因:缘无明。
(十二因缘灭) 如是,复思惟:当何因缘,灭‘生、老、死’?
一心思惟:
(一、二)生灭,故老死灭。
(二、三)有灭,故生灭。
(三、四)取灭,故有灭。
(四、五)爱灭,故取灭。
(五、六)受灭,故爱灭。
(六、七)触灭,故受灭。
(七、八)六入灭,故触灭。
(八、九)名色灭,故六入灭。
(九、十)识灭,故名色灭。
(十、十一)行灭,故识灭。
(十一、十二)痴灭,故行灭。
此中,十二分云何?
(一)无明分 不知前,不知后,不知前后。
不知内,不知外,不知内外。
不知佛,不知法,不知僧。
不知苦,不知习,不知尽,不知道。
不知业,不知果,不知业果。
不知因,不知缘,不知因缘。
不知罪,不知福,不知罪福。
不知善,不知不善,不知‘善、不善’
不知有罪法,不知无罪法。
不知应近法,不知应远法。
不知有漏法,不知无漏法。
不知世间法,不知出世间法。
不知过去法,不知未来法,不知现在法。
不知黑法,不知白法。
不知分别因缘法。
不知六触法。
不知实证法。
如是种种,不知、不慧、不见,闇黑无明。
是名:无明。
(一、二)无明,(因):缘行。 云何名行?
行有三种:身行,口行,意行。
(一)云何身行? 入息、出息,是身行法。
所以者何?
是法属身,故名:身行。
(二)云何口行? 有觉、有观。
是作觉观已,然后口语。
若无觉观,则无言说。
是谓:口行。
(三)云何意行? 痛想,是意法。
系属意故,是名:意行。
(原文注:痛,名世界人所著三种痛。
痛应为受,受则随界受苦乐。
上界所无故,宜言受想,出家所患也。)
复次:欲界系行,色界系行,无色界系行。
复次:善行,不善行,不动行。
(一)云何善行? 欲界一切善行,亦色界三地。
(二)云何不善行? 诸不善法。
(三)云何不动行? 第四禅有漏善行、及‘无色定’善有漏行。
是名:行。
(二、三)行,因:缘识。 云何名识?
六种识界:眼识乃至意识。
是名:六识。
(编者注:眼耳鼻舌身意)
(三、四)识,因:缘名色。 云何为名?
无色四分:痛,想,行,识。是谓:名。
云何为色?
一切色、四大及造色。是谓:色。
云何四大?
地,水,火,风。
云何地?
坚重相者,地。濡湿相者,水。
热相者,火。轻动相者,风。余色可见。
有对、无对,是名:造色。
‘名、色’和合,是谓:名色。
(四、五)名色,因,缘六入。 云何六入?
内六入:眼内入乃至意内入。
是名:六入。
(五、六)六入,因:缘触。 云何触?
六种触界:眼触乃至意触。
云何眼触?
眼缘色,生眼识。三法和合,是名:眼触。
乃至意触亦如是。
(六、七)触,因:缘受。 云何受?
三种受:乐受,苦受,不苦不乐受。
云何乐受?爱使。
云何苦受?恚使。
云何不苦不乐受?痴使。
复次:
(一)‘乐受’生乐,住‘乐’灭苦。
(二)‘苦受’生苦,住‘苦’灭乐。
(三)‘不苦不乐’受,不知苦,不知乐。
(七、八)受,因:缘爱。 云何爱?
眼触色,生爱。
乃至意触法,生爱。
(八、九)爱,因:缘取。 云何取?
欲取,见取,戒取,我语取。
(九、十)取,因:缘有。 云何有?
三种有:欲有,色有,无色有。
(云何欲有?)
下从‘阿鼻大泥梨’,上至‘他化自在天’,是名:欲有,及其能生业。
云何色有?
从下‘梵世’,上至‘阿迦尼吒天’,是名:色有。
云何无色有?
从‘虚空’,乃至‘非有想、非无想’处。是名:无色有。
(十、十一)有,因:缘生。 云何生?
种种众生,处处生出。
有‘受阴’得持,得入,得命。是名:生。
(十一、十二)生,因:缘老死。 云何老?
齿落,发白,多皱。根熟,根破。
气噎,身偻,拄杖行步。
阴身朽故,是名:老。
云何死?
一切众生,处处退落,
堕灭,断死,失寿,命尽。是名:死。
先老,后死,故名:老死。
(十二因缘,无主、无我) 是中,十二因缘,一切世间,
非无‘因缘边’、非‘天边’、非‘人边’、非种种等‘邪缘边’出。
菩萨观十二因缘,系心不动,不令外念。外念诸缘,摄之令还。
观:十二分生‘三世’中:前生,今生,后生。
菩萨若得心住,当观:十二分空、无有主。
痴,不知:我作行。
行,不知:我从痴有。
但‘无明’缘,故‘行’生。
如草木种:从子芽出,子亦不知我生芽,芽亦不知从子出。
乃至老死,亦复如是。
是十二分中,一一观知:无主、无我。
如外草木,无主。但从倒见,计有‘吾我’。
(观十二因缘,问答)
问曰:若无吾我、无主、无作,云何‘去、来’、言说‘死此、生彼’? 答曰:
虽无吾我,六情作因,六尘作缘,中生六识,
三事和合故,触法生念,知诸业。
由是‘去、来’、言说‘从是有生死’。
譬如:日爱珠,(编者注:日爱珠,玻璃球,凸透镜)
因‘日、干牛屎’和合方便故,火出。
五阴亦尔。因此,五阴生。后世,五阴出。
非‘此五阴’至后世,亦不离‘此五阴’得‘后世五阴’。
五阴但从因缘出。
譬如:谷子中芽出。是子非芽,亦非余芽边生。
非异,非一。得‘后世身’亦尔。
譬如:树,未有茎节、枝叶、华实。得时节因缘,华叶具足。
善恶行报,亦复如是。
种子坏故,非常、非一。芽茎叶等生故,不断、不异。
死生相续,亦复如是。
行者谓‘法:无常、苦、空、无我、自生、自灭。’
知:因爱等,有。
知:因灭,是尽。
知:尽,是道。
以四种智,知十二分,是正见道。
众生为‘缚着’所诳。如人有无价宝珠,不别其真,为他欺诳。
是时,菩萨发大悲心:“我当作佛,以正真法,化彼众生,令见正道。”
(云何言:无常等观,名为正见?) 问曰:“如《摩诃衍般若波罗蜜》中言:
‘诸法不生、不灭,空无所有。一相无相,是名:正见。’
云何言‘无常等观’名为:正见?”
答曰:
若《摩诃衍》中说‘诸法空、无相’,云何言‘无常、苦、空’等不实?
若言‘不生、不灭、空’是实相者,不应言‘无相’。
汝言前后不相应。
复次,佛说‘四颠倒’。
‘无常中常颠倒’亦有道理,一切‘有为’无常。
何以故?
因缘生故。无常因,无常缘,所生果,云何常?
先无,而今有。已有,便无。
一切众生皆见‘无常’:内有老病死,外见万物凋落。
云何言:‘无常不实’?
(我言:有常、无常,俱是不实?) 问曰:“我不言‘有常为实,无常为不实’。
我言‘有常、无常,俱是不实’。
何以故?佛言‘空中有常、无常二事不可得’。
若着此二事,是俱颠倒。”
答曰:
汝言不与法相应。何以故?
言‘无法’,云何复言‘二俱颠倒’?
一切空无所有,是为‘实不颠倒’。
若我破‘有常’、着‘无常’,‘法我’应破,而不实‘我’。
‘有常颠倒’破故,观‘无常’。何以故?
‘无常力’能破‘有常’。
如:毒能破余毒。如:药除病,药亦俱去。
当知药妙,能除病故。若药不去,后药为病。
此亦如是。
若‘无常法’着,应当破,不实故。
我不受‘无常法’,云何破?
佛言: 苦是‘四真谛中’言实苦。谁能使乐?
苦因是实因。谁能令非因?
苦尽是实尽。谁能令不尽?
尽道是实道。谁能令非道?
如:日,或可令冷。月,或可令热。风,可令不动。
是四真谛,终不可动转。
汝于《摩诃衍》中,不能了,但着‘言声’。
《摩诃衍》中诸法实相。实相不可破,无有作者。
若可破、可作此,非《摩诃衍》。
如:月初生,一日二日,其生时,甚微细。
有明眼人能见,指示不见者。
此不见人,但视其‘指’,而迷于月。
明者语言:“痴人!何以但视我‘指’?”
‘指’为月缘,‘指’非彼月。
汝亦如是。‘言音’非实相,但假言,表实理。
汝更着‘言声’,闇于实相。
行若得如是‘正知见’,观十二分和合为‘因果二分’。
果时,十二分为苦谛。
因时,十二分为习谛。
因灭,是尽谛。
见因果尽,是道谛。
四种观‘果’无常、苦空、无、我。
四种观‘因’集因缘, 生。
问曰:果有四种,但名苦谛,余者无谛名也? 答曰:
若言‘无常谛复疑’,苦谛亦疑、无我谛亦疑,一种难处。
复次,若言‘无常谛无咎’,‘空、非我谛’亦无咎。
若‘无常、苦、空、无我谛’于说,为重故。
是故,于四说一。
问曰:‘苦’有何异相?于三中,独得名? 答曰:
‘苦’是一切众生所厌患、众生所怖畏。
‘无常’不尔:或有人为‘苦’所逼,思‘得无常’。
无有‘欲得苦’者。
问曰:有人欲得,捉刀自杀、针炙、苦药入贼。如是种种,非求苦也? 答曰:
非为‘欲得苦’,欲存大乐。畏苦故,取死。
苦为第一患,乐为第一利。
以是故,离实苦,得快乐。
是故,佛以‘果’分,独名‘苦谛’。非‘无常、空、无我谛’。
是于四谛中,了了实智慧,不疑不悔。是名:正见。
思惟是事、种种增益故,是名:正觉。
除‘邪命摄’四种邪语。(编者注:妄语、绮语、恶口、两舌)
离余四种邪语,摄四种正语。(编者注:不妄语、不绮语、不恶口、不两舌)
除‘邪命摄身’三种业。(编者注:杀、盗、淫)
除余三种邪业,名:正业。(编者注:不杀、不盗、不淫)
离余种种邪命,是名:正命。
(编者注:五种邪命:诈现异相、自说功能、占相吉凶、高声现威、说所得利以动人心。)
如是观时,精进,‘是正’方便,‘是事’念不散。是名:正念。
‘是事’思惟不动‘是名:正定。
正觉如王,七事随从。是名:道谛。
‘是事’一心,实信不动。是名:信根。
一心精勤求道,是名:精进根。
一心念,不忘失。是名:念根。
心住一处,亦不驰散。是名:定根。
思惟分别‘无常’等觉。是名:慧根。
是名:增长得力。
是名:五力。
问曰:八正道中,皆说‘慧、念、定’等。‘根力’中,何以重说? 答曰:
(摄‘随行时’初后、少多、行地缘,各各得名) 随入行时,初得小利。是时,名为:根。
是五事,增长得力。是时,得名为:力。
初入无漏、见谛道中。‘是功德’名:八正道。
入思惟道时,名:七觉意。
初入道中,观念‘身、痛、心、法’,常一心念。是名:四念止。
如是,得‘善法味’四种精勤。是名:四正勤。
如是,欲精进‘定慧初门’,勤精进求,如意自在。是名:四神足。
虽名‘四念止、四正勤、四神足、五根’等,皆摄‘随行时’初后、少多、行地缘,各各得名。
譬如四大:各各有四大,但多得名。
若地种多,水火风少,处名为:地大。水火风亦如是。
如是,三十七品中,各各有诸品。
如‘四念止’中,有‘四正勤、四神足、五根、五力、七觉、八道’等。
如是,观:十二分、四谛行、四念止、四正勤、四神足、五根、五力、七觉意、八正道。
其心安乐,复以此法度脱众生,一心誓愿:精进求佛。
是时,心中思惟观念: “我了了观知此道,不应取证,有二事力故,未入涅槃:
一者,大悲不舍众生。
二者,深知诸法实相。
诸‘心、心数法’从因缘生,我今云何随此不实?”
当自思惟:“欲入深观十二因缘,知因缘是何法?”
复更思惟: “是四种缘:
(一)因缘。
(二)次第缘。(编者注:等无间缘)
(三)缘缘。(编者注:所缘缘)
(四)增上缘。
五因为因缘。(编者注:俱有因、同类因、相应因、遍行因、异熟因。)
除过去、现在‘阿罗汉’最后心;
余过去、现在‘心、心数法’,是次第缘。
缘缘、增上缘,缘一切法。”
复自思惟言: “若法先‘因缘’中有,则不应言是法‘因缘’生。
若无,亦不应言‘因缘’中生。
生有,半无,亦不应‘因缘’生。
云何有因缘?
若法未生,若过去‘心、心数法’失,云何能作‘次第缘’?
若佛法中‘妙法无缘’,涅槃云何为‘缘缘’?
若诸法实‘无性’,‘有法’不可得。
若‘因缘果生、因此有彼’,是说则不然。
若因缘中各各别,若和合一处,是果不可得。
云何‘因缘边’出果?因缘中无果故。
若因缘中‘先无果而出’者,何以不‘非因缘边出果’?二俱无故。
果属因缘,因缘边出。是因缘不‘自在’,属余因缘。
是果属余因缘,云何不‘自在’?
因缘能生果,是故,果不从‘因缘’有,亦不从‘非因缘’有,则为:非果。
果‘无’故,缘与非缘,亦‘无’也。”
问曰:佛言‘十二因缘,无明缘诸行。’汝云何言 ‘无因果’? 答曰:
先以被答,不应更难。若难者,更当答。
佛言:“眼因色缘,痴边生,邪忆念,痴是无明。”
是中‘无明’何所依住? 若依眼邪?若色中?若识邪?
(一)不应依眼住。若依眼住,不应待‘色’,常应痴。
(二)若依色住。不应待‘眼’,是则‘外痴’,何豫我事?
(三)若依识住。识无色、无对、无触、无分、无处。‘无明’亦尔,云何可住?
是故,‘无明’非内、非外、非两中间;
不从前世来,亦不住后世;
非东西南北、四维上下来;无有实法。
无明性尔。了‘无明性’,则变为‘明’。一一推之痴不可得。
云何无明缘行? 如虚空:不生不灭,不有不尽,本性清净。
无明亦如是:不生不灭,不有不尽,本性清净。
乃至‘生缘老死’亦尔。
菩萨如是观十二因缘,知:众生虚诳,系在苦患,易度耳。
诸法若有实相,难可得度。
思惟如是,则破愚痴。
若菩萨心多思觉,常念阿那波那。
入时、出时,数一,乃至十。
一一心,不令驰散。
菩萨从此门得一心,除五盖欲行。
(编者注:五盖:贪欲、嗔恚、睡眠、掉举、散乱。)
菩萨见道,应行三种忍法: (一)生忍。
(二)柔顺法忍
(三)无生忍。
(一)云何生忍? 一切众生,或骂、或打、或杀,种种恶事;
心不动转,不瞋、不恚。
不唯忍之,而更慈悲:“此诸众生,求诸好事,愿一切得。”心不舍放。
是时,渐得‘解诸法实相’。
如气:熏、着。
譬如:慈母爱其赤子,乳哺养育。种种不净,不以为‘恶’,倍加怜念,欲令得乐。
行者如是:一切众生,作种种恶、‘净、不净’行;心不增恶,不退、不转。
复次,十方无量众生,我一人应当悉度,使得佛道。
心忍不退,不悔不却,不懈不厌,不畏不难。
是‘生忍’中,一心系念‘三种思惟’,不令外念。外念诸缘,摄之令还。
是名:生忍。
(二)云何柔顺法忍? 菩萨既得‘生忍’功德无量,知‘是功德’福报无常,
是时,厌无常,自求常福,亦为众生求‘常住法’。
一切诸法,色、无色法,可见、不可见法,有对、无对法,
有漏、无漏,有为、无为,上、中、下法,求其实相。
实相云何? 非有常、非无常。
非乐、非不乐。
非空、非不空。
非有神、非无神。
何以故,非有常?因缘生故。先无今有故,已有还无故。是故,非有常。
云何非无常?业报不失故,受外尘故,因缘增长故。(是故,)非无常。
云何非乐?新苦中,生乐想故。一切‘无常性’故,缘欲生故。是故,非乐。
云何非不乐?乐有受故,欲染生故,求乐不惜身故。是(故,)非不乐。
云何非空?‘内、外入’各各受了了故,有罪福报故,一切众生信故。是故,非空。
云何非不空?和合等实故,分别求不可得故,心力转故。是故,非不空。
云何非有神?不‘自在’故,第七识界不可得故,神相不可得故。是故,非有神。
云何非无神?有后世故,得解脱故,各各我心生、不计余处故。是故,非无神。
如是:
不生、不灭;不不生、不不灭;非有、非无;不受、不着;
言说悉灭,心行处断,如涅槃性,是法实相。
于此法中,信心清净,无滞、无碍,软知、软信、软进,是谓:柔顺法忍。
(三)云何无生法忍? 如上‘实相法’中,智慧信进,增长根利。是名:无生法忍。
譬如声闻法中:暖法、顶法,智慧、信、精进增长,得:忍法。
忍者,忍涅槃,忍无漏法,故名为:忍。
新得、新见,故名为:忍。
‘法忍’亦如是。
时,解脱阿罗汉不得‘无生智’,增进广利,转成‘不时解脱’,得:无生智。
‘无生法忍’亦如是。
未得菩萨果,得:无生法忍。
得菩萨真行果,是名:菩萨道果。
(菩萨禅法:初门) 是时,得:般舟三昧。于众生中,得大悲。入般若波罗蜜门。
尔时,诸佛便受其号,堕生佛界中,为诸佛所念;
一切重罪薄,薄者灭;三恶道断,常生天上、人中。名:不退转。
到‘不动处’,末后‘肉身’尽入‘法身’中;
能作种种变化,度脱一切众生;
具足六度,供养诸佛;净佛国土,教化众生;
立十地中,功德成满。
次第,得: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为菩萨禅法中初门。
(编者注:菩萨十地:一、欢喜地。二、离垢地。三、发光地。四、焰慧地。五、难胜地。六、现前地。七、远行地。八、不动地。九、善慧地。十、法云地。)
(方便对治法 偈颂) 行者定心求道时,常当观察时方便。若不得时无方便,是应为失不为利。
如犊未生[殼+牛]牛乳,乳不可得非时故。若犊生已[殼+牛]牛角,乳不可得无智故。
如钻湿木求出火,火不可得非时故。若折干木以求火,火不可得无智故。
得处知时量己行,观心方便力多少。宜应精进及不宜,道相宜时及不宜。
若心调动不应勇,如是勇过不得定。譬如多薪炽大火,大风来吹不肯灭。
若能以定自调心,如是动息心得定。譬如大火大风吹,大水来浇无不灭。
若人心软复懈怠,如是厌没不应行。譬如少薪无焰火,不得风吹便自灭。
若有精进勇猛心,如是转健得道疾。譬如小火多益薪,风吹转炽无灭时。
若行放舍止调缩,设复发舍失护法。譬如病人宜将养,若复放舍无得活。
若有舍想正等心,宜时勤行得道疾。譬如有人乘调象,如意至凑无踬碍。
若多淫欲爱乱心,是时不应行慈等。淫人行慈益痴闷,如人冷病服冷药。
淫人心乱观不净,谛观不净心得定。行法如是相应故,如人冷病服热药。
若多瞋恚忿乱心,是时不应观不净。瞋人观恶增恚心,如人热病服热药。
若人瞋怒行慈心,行慈不舍瞋心灭。行法如是相应故,如人热病服冷药。
若多愚痴心闇浅,不净行慈悲行法。二行增痴无益故,如人风病服麨药。
人心痴闇观因缘,分别谛观痴心灭。法行如是相应故,如人病风服腻药。
譬如金师排扇炭,用功非时失[夢-夕+棐]法。匆匆急[夢-夕+棐]不知时,或时水浇或放舍。
金融急[夢-夕+棐]则消过,未融便止则不消。非时水浇金则生,非时放置则不熟。
精进摄心及放舍,应当观察行道法。非时方便失法利,若非法利为非利。
譬如药师三种病,冷热风病除灭故。应病与药佛如是,淫怒痴病随药灭。

坐禅三昧经(终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