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大正藏 第15册 No.0604 第0180页)

佛说禅行三十七品经
后汉安息国三藏安世高译

闻如是,一时,佛游于‘舍卫国’祇树给孤独园。
佛言:(四意止,即:四念处) “诸比丘!
若能弹指间,惟行:
‘自身’身止观;
‘外身’身止观;
‘内外身’身止观;
分别、念解‘世间痴恼’。
是为精进。
为如佛教,非是‘愚痴’食‘人施’。
何况能多行者?
撮取其要,若弹指间,
止观‘痛’;
若止观‘意’;
及止观‘法’;
内外分别、念解‘世间痴恼’。
皆如上说,何况多行者?
是故,可念行‘四意止’。”

佛言:(四意断,即:四正勤) “诸比丘!
若弹指间,惟行:
未生恶法,不令生;
劝意治行,精进摄意。
是为精进行禅。
为如佛教,不是‘愚痴’食‘人施’。
何况多行者?
摄取其要,若弹指间,
惟行:已生恶法,即得断;
若惟行:未生善法,便发生;
及:已生善法,立不忘,增行得满。
劝意治行,精进摄意。
皆如上说,何况多行者?
是故,可念行‘四意断’。”

佛言:(四神足) “诸比丘!
若弹指间,惟行:
欲定,断生死、惟神足。
是为最精进行禅。
为如佛教,不是‘愚痴’食‘人施’。
何况多行者?
摄取其要,若弹指间,
惟行:精进定;
若惟行:意定;
及:戒定,断生死、惟神足。
皆如上说,何况‘多行者’?
是故可念行‘四神足’。”

佛言:(五根) “诸比丘!
若弹指间,惟行:
信根,以见‘四喜’之事;
不离‘佛、亦法、与众、及戒’。
是为精进行禅。
为如佛教,不是‘愚痴’食‘人施’。
何况多行者?
撮取其要,若弹指间,
惟行:精进根,以见’四意断‘;
若惟行:念根,以见’四意止‘;
若惟行:定根,以见’四禅’;
若惟行:慧根,以见‘四谛’。
皆如上说,何况多行者?
是故,可念行‘五根’。”

佛言:(五力) “诸比丘!
若弹指间,惟行:
信力,从得‘四喜’之事;令无能坏。
是为精进行禅。
为如佛教,非是‘愚痴’食‘人施’。
何况多行者?
若弹指间,惟行:
精进力;
若念力;
若定力;
若慧力。
皆如上说,何况多行者?
是故,可念行‘五力’。”

佛言:(七觉意,即:七觉支) “诸比丘!
若弹指间,惟行:
念觉意,以念‘所当念’;
‘以爱念、以正念’为‘善法念’,得志不忘。
是为精进行禅。
为如佛教,不是‘愚痴’食‘人施’。
何况多行者?
撮取其要,若弹指间,
惟行:法解觉意,其意经经‘分别解、随顺解’;
若惟行:精进觉意,其身精进、意亦精进;
若惟行:爱觉意,知所‘当爱’,令意得喜;
若惟行:止觉意,令身休止、意亦休止;
若惟行:定觉意,令意住、念亦住,志不乱,不邪念;
若惟行:护觉意,为护行‘知所念、知安身’,令见道护,‘恶念安隐行’事事。
皆如上说,何况多行者?
是故可念行‘七觉意’。

佛言:(八正道) “诸比丘!
若弹指间,惟行:
正见,以知古、知始、知终;
知内、知外;
知苦、知习;
知尽、知道;
知佛、知法;
知比丘众、知学行事。
如‘六合’所习、所取、欢喜、变失、及其‘归趣’,
知不贪之德,是为正见。
为精进行禅。
为如佛教,不是‘愚痴’食‘人施’。
何况多行者?
撮取其要,若弹指间,
惟行:正思,为思出家、思不诤、思不杀;
若惟行:正语,不妄语、不两舌、不恶口、不形笑;
若惟行:正命,不以贪生活、不恚生活、不以痴生活;
若惟行:正业,不杀、不盗窃、不邪淫;
若惟行:正治,以修治‘四意断’之事;
若惟行:正念,以受行‘四意止’;
亦惟行:正定,以思念‘四禅’事事。
皆同如上说,其弹指间,功德如是。
何况多行者?
是故可念行‘八正道’。

佛说是已,皆欢喜受。

佛说禅行三十七品经(终)